要闻
分享到 0

舜山镇:勇于创新添活力 产业扶贫助推乡村振兴

进入舜山镇,穿过一片片茂密整齐的树林,我们抵达六郎国家级蔬菜标准园,一排排塑料大棚规范地排列在田地间,顺应季节变化种着黄瓜、豇豆、芹菜、辣椒等蔬菜。大棚里硕果累累,这般景象让人一时间忘记这里曾是个贫困村……


舜山镇位于来安县城北部10公里处,辖10个行政村、3.6万人,有三个贫困村、922户贫困户,是县脱贫攻坚工作重点乡镇,如何带领舜山镇脱贫致富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脱贫路上书写巾帼答卷

她叫魏永亮,安徽省来安县舜山镇副镇长、扶贫工作站站长,自2017年5月分管舜山镇扶贫工作以来,便全身心扑到脱贫攻坚中去。即便临盆在即也还在坚守着使命,进产房后还接了三个来自镇扶贫站的工作电话。

生产后仅32天,魏永亮便说服家人回到了工作岗位。面对同事们诧异的目光,魏永亮正色直言:“大家现在都冲在扶贫一线,我这个站长怎么能掉队?”

2018年底,大雪纷至,因为担心蔬菜大棚因大雪坍塌,当时已经怀孕八个月的魏永亮最终说服家人,由丈夫开车,来到了蔬菜大棚基地。因为清扫及时、保障到位,大雪并未造成大棚倒塌,生产未受影响。

镇扶贫工作站的鲍捷难掩敬佩之情:“真没见过像魏姐这样的领导,什么事情都是亲力亲为。那么深的积雪,她挺着大肚子就去了,我们是真的佩服她。扶贫办太苦了,换个领导,我们几个人可能都扛不住了。”

产业扶贫工作提质增效

魏永亮注重产业扶贫,在她的争取下,目前全镇已投入2000余万元专项资金,发展到村产业项目26个,目前已经打造出了一个规模大、结构优、运行稳、效益好的“大产业扶贫”格局。


同时,她积极主导“政府+企业+贫困户”的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推动创建舜山镇百思德“一镇一园”扶贫产业园,带动贫困户就业,增强“造血”功能;创新推出“两项清单”工作机制,创新“46235分配法”,铸造精准扶贫“资产收益样本”,该资产收益模式被省财政厅等三部门选为贫困村典型案例进行示范推广。

此外,魏永亮积极鼓励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通过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魏永亮帮扶的大安村贫困户李秀兰,在她的引导和帮助下养了5头牛,申领了种养补贴。因为担心李大娘不懂养牛技术,魏永亮就请教镇畜牧兽医站长,并在网上自学养牛知识。每次走访,都要看看牛的长势,问问有没有遇到技术难题。只要大娘提到的问题,魏永亮都尽全力帮助解决。

李秀兰常说“自从魏镇长来帮扶我以后,我就觉得生活好像又有了奔头,她经常来看我,还给我带东西,即便怀着身孕也不间断。”

“小额贷款我们搞养殖,养鱼养海虾养鸡等,还种了几亩地,村里面还有光伏,还有产业分红,低保等,一年收入两万多块钱,老两口吃不愁穿不愁。”六郎村的贫困户丁邦喜说没扶贫之前自己的妻子有精神病,身体不好不能劳动,还经常跑,2014年建档立卡扶贫以后,我家里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扶贫的漫漫长路上总是充满酸甜苦辣,感人的事迹数不胜数,但舜山镇石固村的贫困户曹长成的故事让所有人为之动容。他的妻子因病需要高昂的手术费,家庭无力承担,在政府的帮助下,利用水滴筹仅仅三四天就筹到了20多万。不幸的是,他的妻子还是走了,在妻子去世后,他退还了水滴筹所筹到的资金。曹长成告诉我们:“这个钱是爱心人士以及政府为了救助我的妻子捐的,现在我的妻子不在了,我没有理由拿着这个钱。”

目前,他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在政府的帮扶下,申领了种养补贴,他开始养鸡、种树,有了稳定的收入。他说“我也不用担心农产品的销路问题,家附近就有电子商店收取这些农产品帮忙在网上售出,非常方便。”懂事的女儿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利用暑假的暑假打暑假工,儿子也即将升入初中,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路修好了,路灯亮了,房子建好了,大棚、养殖场都建好了……以前要为每天的生活甚至温饱问题发愁,现在的生活开始红红火火起来,这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好政策!”每每让大家谈及这些年的变化,村民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离开舜山镇之际,阵阵清风吹来,伴着村广播的暑期防溺水提醒,我们观赏了一堵堵文化墙,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文化墙,将脱贫攻坚政策、村规民约、民族文化等绘制在墙体上,也烙入人心,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叶雨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