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分享到 0

合肥垃圾分类工作迈入法治化轨道

8月2日,《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经过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查批准,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垃圾分类将以地方性法规形式全面推行,合肥的垃圾分类工作迈入法治化轨道。

当前合肥的垃圾分类工作进展如何?8月3日,从合肥市城管局获悉,全市建成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包括23个街道、127个社区、546个小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100%,分类准确率超过75%。同时,力争年底肥东皖能焚烧厂完工,届时全市全域近6000吨其他垃圾将实现零填埋。

示范片区垃圾分类准确率超过75%

作为全国生活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之一,合肥正在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今年合肥计划建设4311个“定时定点”集中投放点。

从合肥市城管局获悉,截至目前,合肥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包括23个街道、下辖127个社区、546个小区;同步开展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和宣传氛围营造小区超过2000个,实现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全覆盖。其中,1512家公共机构、316所中小学等带头实施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

“这是什么垃圾?”在实施垃圾分类的小区,时常会听到居民问这个问题。

为帮助居民提升垃圾分类的准确率,合肥市城管局环管处负责人介绍,通过动员物业管理单位、退休老党员、门楼栋长、社会公益组织等组建志愿者在示范片区的居民小区开展轮流督导工作。同时,合肥实施定量交付与垃圾拒收制度,倒逼实施前端分类工作。

“此举有效提高餐厨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分类准确率,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100%,分类准确率超过75%。”该负责人表示。

年底有望实现全市其他垃圾“零填埋”

在前端提升居民分投准确率之时,合肥还在中端、后端设施建设方面,今年将全面发力,坚持一分到底,严防前分后混,打造垃圾分类全程闭环。

在中端分类转运方面,合肥适应垃圾干湿分离新形势新要求,改造提升垃圾中转站,增设专位、改造卸料槽、配备厨余垃圾罐体等;在后端分类处置方面,推进一系列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当前合肥规划建设五座厨余垃圾处理厂,肥西花岗、蜀山小庙厨余垃圾处理厂将满足近期全市每天800吨餐厨+800吨厨余垃圾处理需要。”该负责人说,针对其他垃圾的后端处理,在现有肥东中节能、长丰皖能两座焚烧厂基础上,肥西中节能焚烧厂已投产试运行,肥东皖能焚烧厂力争年底完工。“届时,全市全域近6000吨其他垃圾将实现零填埋。”

据悉,当前全市累计建成规范性回收站点425个,年回收物处置总量近200万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过35%。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总量达到19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建立垃圾分类正面激励机制

垃圾分类是一件“小事”,却是关系生态环境的“大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日前,在瑶海区举行了一场垃圾分类先进业主评选活动。为期一个月时间,在锦绣豪庭和合铁家园两个小区同时进行,业主参与垃圾分类投放时,由垃圾分类督导员进行打分,从中评选出表现突出的前十一名家庭,对其进行表彰奖励。

“我们通过举行这些活动,增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促使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瑶海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除了开展各类垃圾分类评选活动,为全面推进垃圾分类的实施,合肥建立正面激励机制。比如,实行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投放绿色积分网上和预约回收制度。同时,整合再生资源利用平台和固废监管平台资源,实现四分类可记录、可追溯、可奖惩,初步形成全过程可精准监控链条。

“我们探索垃圾分类工作的‘精治、共治、法治’,变政府部门‘独唱’为全社会参与‘合唱’。”合肥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压实社居委和物业垃圾分类责任,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治理,实现政府推动、组织保障、全民参与、多元共治的格局。

相关新闻

投放垃圾不规范将面临处罚

《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对不符合分类规定的行为做出了相应“约束”。其中,《条例》规定,生活垃圾投放不符合分类规定的,管理责任人可以要求投放人按照规定进行分拣后再行投放;投放人不分拣的,管理责任人可以拒绝其投放,并向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交付收集、运输的生活垃圾不符合分类规定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可以要求管理责任人按照规定进行分拣;管理责任人不分拣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可以拒绝接收,并向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违反条例相关规定,未将生活垃圾投放至规定收集容器的,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个人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