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分享到 0

董瑞宜:九载扶贫终不悔 且趁年华再出发

中国网韵动安徽10月10日讯    “驻村扶贫路迟迟,大业未成不忍辞,硕果累累旌旗猎,共圆小康会有时。”这首小诗的作者名叫董瑞宜,现任庐江县金牛镇山南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

“我觉得这里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更能实现自己的乡村”自2012年,董瑞宜先后被选派到金牛镇古城社区、山南村以来,他从“税门”一脚跨入“村门”,9年时间,这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又深深的扎根在了这片他所热爱的土地里。

取信于民,抓党建强班子

2014年10月,到山南村任职第一天,问题就来了,因为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近十年没有通水的抗旱沟成了干群之间的一条“鸿沟”。于是董瑞宜坚决替换了2名不被群众认可的干部,并发动党员奋战20多天,终于将沟渠疏通了,百姓堵着的心也通了。村班子的威信也树立起来了,取信于民,接下来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选派期间,董瑞宜狠抓“三会一课”基本制度落实,不断加强村“两委”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同时争取项目改建了为民办事大厅,推出“一站式”服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从致富能手、回乡创业能人和退伍军人中摸排优秀人选,发现“好苗子”,通过加强培训,帮助提升各项技能,班子的力量强了,才能更好的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做两道论述题

“针对贫困户的问题,首先,我会给他们做两道论述题。一是:他为什么是贫困户?二是:为什么又不是贫困户了?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很多:因病,因残,子女学费等等,这都需要详细了解,帮助他们解决根源问题。帮扶后,还要看他们是不是真的能实现长久脱贫?致贫的真正原因解决了没有?他们的收入增加了多少等等,要防止脱贫之后再返贫”,董瑞宜介绍道。

贫困户左敦平是典型的因病,因学致贫,家里母亲和妻子有病,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了解这个情况后,驻村工作队立即帮他家联系医生对他母亲和妻子治疗,同时对两个孩子申请教育帮扶,同时,了解了他想发展稻虾共养,苦于没有资金技术,董瑞宜又帮他联系养殖技术培训、办理小额贷款、坚定创业信心。现在他家大女儿大学已毕业,小女儿读高职,自已承包的40亩虾田,年收入有8万元。彻底解决了致贫的根源,走上了致富路。

贫困户乐学青因腿部一级残疾而致贫,家中还有3个孩子在上学,生活压力很大。对此,董瑞宜为他申请了医疗保险和低保,为孩子上学申请了教育帮扶,同时为其爱人提供了村里公益性岗位,极大的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压力。“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照顾,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乐学青动情的说。

此外,董瑞宜还对贫困户进行精准分级划分,在村集体经济分红时,优先考虑程度更深,更迫切的贫困户,帮助他们解决突发困难,真正将精准扶贫落实到每个细节上。

发展产业,助力脱贫致富

“对我而言,贫困户从来不是负担,而是一种资源”。董瑞宜说,要想长久让大家脱贫走上致富路,发展产业是重中之重。通过广泛的走访得知,村民赵成林有意回乡发展黄鳝温室育苗产业,但因众多不确定因素,正处在犹豫阶段,得知此信息后,董瑞宜主动联系赵成林,到江西和广西考察,帮他分析政策形式。“一句话引来一个产业”,董瑞宜以热情专业的服务,彻底打消了赵成林的后顾之忧,当即确定投资。公司成立后,董瑞宜又协调成立了“红色服务队”,帮助其解决流转土地、办公场所、道路及水利问题,并在两天时间内解决了用电增容问题,让赵成林直呼“神速”。目前该产业已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000多万元,带动赵庄所有村民入股,解决周边村民和贫困户稳定就业32人,年实现产值2500万元。

九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山南村共发展了1350亩的苗木花卉产业、400亩的稻虾共养产业,600亩的中草药种植产业和150亩的黄鳝温室育苗产业。“今年,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产业是我村里的新兴产业,引进了安徽壕熊世界观光项目,该项目投资达3000多万,预计年接待游客10万人。”董瑞宜兴致勃勃地说。

舍己为民,致富路上再出发

如今,古城社区在三年内由“上访村”转变成“模范村”;省级贫困村山南村在2016年底从贫困村出列,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64户,469人均已脱贫,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70余万元!

村组间宽敞平整的水泥路;家家户户清澈的自来水;路口明亮的太阳能路灯;充满了欢歌笑语的图书室和文化公园……一切都焕然一新,一切都兆示着美好生活的来临。

九载扶贫,身体上病痛的磨难,内心里对缺席家庭生活的内疚,依然撼动不了董瑞宜在扶贫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参与这个伟大的工程,我感到无比自豪!”董瑞宜说,他将用行动为“精准扶贫、共同致富”再尽一份心,再出一把力,期待在扶贫一线坚守,与乡亲们共同见证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唐义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