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是发展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物质基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要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
以“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擘画了新时代全民健身两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35年,全民健身更亲民、更便利、更普及;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等居于世界前列。今年底,中国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将达到7亿。健身人数的增加意味着对场地设施需求的不断攀升。截至2019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86平方米,相较于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时的1.46平方米,增幅达27.4%,但与国际上其他体育大国对比仍有较大差距。新时代、新需求、新任务,《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意见》更加注重全民健身场地建设运营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着眼于场地设施的全生命周期,充分考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中的瓶颈和难题,多措并举,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健身问题。
百姓身边建场地,建设运营重绿色
《意见》指出,要建设贴近社区、方便群众健身的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健身广场等健身设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选址将贴近百姓放在首位,在建设、运营过程中要贯彻绿色建设、运营理念,遵照体育场地设施全生命周期,利用高环保、高智能、高效益,低成本、低能耗、低环境负荷的可持续发展手段,努力推动场地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推动资源的有效、绿色利用。
平急两用,应急避险勇担当
疫情中有众多体育场馆临时改造成方舱医院,承担收治患者的重要任务。如武汉体育中心在疫情最吃紧的情况下,在24小时之内紧急筹建为方舱医院,提供1100张医疗床位,缓解了床位紧缺的问题。今后,体育场地的应急避险功能要着力加强。《意见》中提出,“各地区要统筹体育和公共卫生、应急避难(险)设施建设,推广公共体育场馆平战两用改造,在公共体育场馆新建或改建过程中预留改造条件,强化其在重大疫情防控、避险避灾方面的功能。”
拓宽用地供给方式,鼓励市场化运营
《意见》提出,社会力量可申请利用尚未明确用途的城市空闲土地、储备建设用地或者已明确为文化体育用地但尚未完成供地的地块建设临时性室外健身设施,改变了当前体育用地供应方式以划拨为主的局面,拓宽用地供给方式,支持采用租赁方式供应土地,缓解社会力量当期投资压力。
在场地设施运营方面,推广委托运营模式,倡导“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市场化运营,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积极探索智能健身,推进信息科学技术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
疫情给“互联网+健身”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未来,传统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运营,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方式将是线上线下双轮驱动,迫切需要信息科学技术与全民健身深度结合。结合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意见》准确把握这一趋势,提到了信息化建设、“互联网+”等内容,比如要建设多种预约渠道,确保人员可追溯,并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及时调整入馆限额;开发国家社区体育活动管理服务系统,不断提高体育公共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服务水平。此外,《意见》还鼓励开展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通过丰富的线上体育活动,满足群众居家健身、强健体魄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