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出台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力争实现补贴有效率、产业有保障、农民得实惠、机构可持续的多赢格局——
“有农业保险护航,我会继续好好种地”
——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能力,到2022年,3大主粮作物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0%左右,地方特色种植养殖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今夏,一场大雨把宣城市宣州区洪林镇种粮大户徐经忠浇了个“透心凉”,他在七景村承包的300多亩稻田成了一片汪洋。没想到,保险公司很快就把14.64万元农业保险理赔款支票送到了他手上。“从查勘、定损到理赔仅用了五个工作日,效率很高,心里也跟着舒坦了。”徐经忠说,“有农业保险护航,我会继续好好种地!”
让受灾群众吃下“定心丸”,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业生产、防范化解农业生产风险、提高灾后恢复生产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工作,省政府两次召开全省农业保险工作现场会部署推动,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各保险经办机构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多措并举,努力构建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形成了“基本险覆盖全部农户,大灾险与补充险覆盖规模经营主体,完全成本险试点启动,特色险‘一县多品’”的良好发展局面。
近日,经省委深改委会议通过,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安徽银保监局联合印发《安徽省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根据方案,到2022年,全省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运行规范、基础完备、保障合理,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农户风险保障需求相契合,各级分工负责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稻谷、小麦、玉米3大主粮作物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0%左右,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中央政策性养殖业保险实现全覆盖,地方特色种植养殖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特色农产品保险占比(特色险保费/保费)达到30%以上;农业保险深度(保费/第一产业增加值)保持在1%以上,农业保险密度(保费/农业从业人口)达到500元/人。到2030年,全省农业保险持续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总体发展水平保持全国前列,实现补贴有效率、产业有保障、农民得实惠、机构可持续的多赢格局。
安徽省农业保险在全国已经创造了“两个第一”,即第一个大宗农作物参保面积过亿亩、第一个农业保险实现全省全覆盖。方案突出目标引领,提出将3大主粮作物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0%左右,超出中央目标20个百分点,体现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增加了特色农产品保险占比目标,力争到2022年将我省目前20%左右的占比水平提高到30%以上。
“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帮助农户渡难关”
——强化兜底保障减灾功能,实现个体农户尤其是贫困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覆盖
今年7月20日,因淮河洪峰到来致使河水倒灌,霍邱县临淮岗乡朱辉养殖场及周边区域平均积水超过1.5米,损失惨重。国元保险六安中支负责人介绍,当时该机构在六安市承保的4个养殖场部分育肥猪被洪水冲走或淹死,共计1175头、赔付59.5万元,其中朱辉养殖场共计赔付362头、28.96万元,大大减少了农户损失。
今夏我省遭遇历史性特大洪灾,农业保险及时赔付受灾损失,积极助力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截至11月底,国元保险洪涝灾害已决赔款15.2亿元,已全部赔付到位,占全省已赔额的74.2%。
“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帮助农户渡难关的重要手段。”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农业保险为助力灾后恢复和贫困户脱贫,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有效减轻了各级政府救灾支出压力。按照省政府要求,各地和农业保险机构,要充分发挥保险机构专业性和基层政府协调作用,让农业保险服务流程更加科学、公平、公正,以最快速度、最优效率帮助农民群众渡过难关、恢复生产。
“突出政策供给,是一项重要创新举措。”省财政厅副厅长王召远说。用足用活中央政策,《方案》提出完善蓄滞洪区农业保险政策措施;全面推开育肥猪保险,降低投保条件,提高保额;积极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争取将大棚蔬菜、茶叶等优势品种纳入中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合理设定森林保险保额标准,降低费率;鼓励开展“农业保险+”,构建适合“三农”发展的保险产品体系。《方案》不断优化农业保险运行机制,从明晰政府与市场边界、完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规范农业保险市场、鼓励开展“农业保险+”等四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省政府强调,要织密织牢农业保险网络,针对各类潜在风险,做好相应险种设计,努力实现个体农户尤其是贫困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覆盖,认真研究对蓄滞洪区农业灾害保险政策,强化兜底保障和减灾功能。要充分调动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参保积极性,优化补贴政策,突出公益性质,体现责权利统一,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建立快捷高效的理赔机制,强化“姓农为农”宗旨,急受灾群众所急,稳预期、强信心,不误农时,让受灾群众吃下“定心丸”。
“‘牛脸识别’精准保障,放心扩大养殖规模”
——强化农业保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优化保险机构布局,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打开手机上下载的牛脸识别系统App,对准牛的面部,只需几秒钟,就可以精准记录这头牛的身份信息。“通过应用‘牛脸识别’技术,已经给500头肉牛办理了养殖保险,减轻了养殖风险。”萧县杜楼镇孟庄寨牲畜养殖场负责人周伟说。目前,养殖场已经装上视频监控,可实时查看、监控牛的生长情况。“最近几年由于肉牛养殖行情好,牛的价格持续升高,如果发生死亡,养殖户损失很大。‘牛脸识别’给每头肉牛拍照存档,有了这个保障,扩大养殖规模就更放心了。”
发展农业保险是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我省明确,要完善政策体系,进一步细化目标、细化对象、细化标准、细化措施,推动政策供给和保险需求有效匹配衔接,有力保障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我省《方案》提出,持续加强农业保险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完善保险条款和费率拟订机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优化保险机构布局、完善风险防范机制等四个方面内容。
“突出市场监管与风险防范,也是我省《方案》的创新举措。”省财政厅金融处处长张黎说。《方案》提出,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使用监控机制,加强对保险机构的日常监管。建立科学规范、适度竞争、合作共赢、平稳有序的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和以服务能力为导向的保险机构招投标与动态考评制度。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强化保险机构防范化解风险主体责任,提升风险预警、识别、管控能力。
“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创新供给体系,提升服务质效,农业保险将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