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安徽省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955.6亿元,较2015年同期增加1181.9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7.07%,较2015年同期提升2.12个百分点,金融业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12月16日上午,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七场),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何昌顺介绍安徽“十三五”金融业发展情况。
“十三五”期间,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跻身支柱产业,全省金融组织体系建立健全,总体形成种类齐全、覆盖城乡、服务有效的金融供给体系;融资总量指标实现翻番,本外币贷款余额连跨3万亿、4万亿、5万亿三个万亿台阶;金融资产规模大幅增加,全省本外币存款余额连跨4万亿、5万亿、6万亿三个万亿台阶,由2015年末的3.48万亿元增加至6.04万亿元,增长73.5%。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十三五”期间,我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全省信贷投放年均增速14.64%。截至11月末,省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已入驻金融、类金融机构50家,为4.27万户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融资金额1206.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安徽板块体系”不断壮大。“十三五”期间,全省共新增境内上市公司37家,居中部第1位。特别是注册制改革以来,我省新增科创板上市公司7家,居中部第1位、全国第6位;创业板上市公司4家,居中部第1位、全国第3位。截至11月末,全省共有境内上市公司123家,其中主板63家、科创板7家、中小板31家、创业板22家,上市公司家数居中部第1位、全国第9位。全省“新三板”挂牌企业296家,居中部第1位,较2015年末增加132家,增长80.5%。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家数由2015年末的717家增加至6880家,跃居全国区域性股权市场前列。
同时,我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金融和资本供给,强化金融创新。另外,保险保障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全省农业保险覆盖面、参保率、产品数量等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逐步形成基本险覆盖全部农户、大灾险与补充险覆盖规模经营主体、完全成本保险启动试点以及特色保险“一县一品”或“一县多品”的农业保险良好发展局面。
围绕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省金融系统针对有扶贫开发任务地区的融资需求,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加大贫困地区信贷投放,截至10月末,全省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域贷款余额14516.48亿元,较“十三五”初增长142.97%;强化扶贫产业信贷支持,“十三五”以来,全省扶贫小额信贷累计投放382.9亿元、累计服务101.4万贫困户;支持贫困地区企业上市挂牌,截至三季度末,全省扶贫开发县域共有境内上市企业23家;充分发挥融资担保增信和保险保障作用,全省共开发“深贫保”等防返贫致贫保险产品99个,累计支付赔款20.24亿元,受益人口125.44万户。
此外,我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重要位置,建立省、市、县三级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健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得到稳妥处置,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各类非法金融活动严厉打击,资本市场风险有序应对,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基本完成,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扎实推进,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积极成效,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