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奔流,潮涌东方。 2020年的长三角,在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引领下,面对疫情冲击和影响,展现出强大的经济韧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打通长三角创新“经络”,加足产业协同“马力”,打造民生“幸福圈”……一年来,我省始终把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突出位置,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全省上下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有力有序有效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力争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更好体现安徽担当作为。
提供高水平的科技供给,打造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安徽样板
——勇闯“无人区”、抢占制高点,发挥自主创新“发动机”作用
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阜阳市唯一一家参展企业上海森加自动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是界首(上海)离岸科创中心入驻的第一批企业之一。
“今天的成绩说明,离岸科创中心坚持‘科技+创新+开放’这步棋下对了。”界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曹伟表示。去年12月,界首市主动牵手“大上海”,成立中国界首(上海)离岸科创中心,一年来,积极对接上海高端科创资源,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激发新的创造活力。
共聚创新力,同下一盘棋。安徽下好创新“先手棋”,聚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推进“从0到1”的原始创新,揭牌运行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组建大健康研究院。勇闯“无人区”、抢占制高点,“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加快构建。
安徽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主基地,构建“四个一”创新主平台,“一室一中心”分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大科学装置呈集群发展之势。
“国之重器”显身手。
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火星磁强计、高吸能材料保障“天问一号”完成科研任务。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量子通信、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光源、聚变能等全球领先。在2020长三角一体化(网上)创新成果展开幕式上,两项来自安徽的科技成果备受瞩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国际上首次利用量子卫星在地球引力场中对尝试融合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的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建成的东方超环(EAST)创造了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的世界纪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更加凸显了加快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紧迫性。上海和长三角区域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
安徽加快推动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落实《关于推进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的框架协议》。
“安徽在基础性、战略性上下功夫,聚八方要素推进协同创新,为探索区域创新协作‘长三角模式’作出了安徽贡献,力促形成机制高效、协同创新、成果共享、活力迸发的科技创新共同体。”省发展改革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处负责同志表示。
安徽与沪苏浙签订协议共同创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进中国科大上海量子科学研究基地建设,落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谋划研究我省贯彻落实举措,牵头成立G60科创走廊机器人、新能源和网联汽车、新能源、通航、环境产业技术创新等5个产业联盟,扎实推进一批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
搭建创新平台、汇聚创新资源。安徽打造“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安徽科技大市场,成功举办“抓创新、抗疫情、促六稳”科技成果发布会暨线上交易会,集中(云)签约30个项目。
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
——区域间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发挥经济发展“稳定盘”作用
“这里集聚了碳酸钙产业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对企业生产研发大有裨益。”说这话的张国平是宣城市宣州经开区一家企业负责人。这家来自江苏常州的企业于2017年9月落户宣州经开区,2018年上半年正式投产。三年来,张国平不仅把企业总部搬了过来,还助力园区招引了许多来自沪苏浙地区的碳酸钙企业前来洽谈。
目前,宣州经开区内的碳酸钙产业链企业已发展到65家,碳酸钙产业已由原来简单的原料开采和粉体加工,逐步发展到以碳酸钙为原辅料的磁性材料、汽车配件、新型节能材料等中下游深加工,特色和规模在长三角地区有了影响力。
产业协同“握指成拳”,产业链合作加速。
今年以来,安徽聚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加快建设合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和铜陵先进结构材料等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增网络与信息安全、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2个省级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前10个月,26个省战新基地工业产值增长9.1%。
省发展和改革委主任张天培表示,立足产业基础、创新优势和市场腹地,攀升全球价值链,安徽积极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越来越多的产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在安徽集聚,创造了新的供给,引领了新的需求,增强了新的发展动力。
12月8日,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在合肥揭牌,将有助于安徽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集群,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将在电动化、网联化、自动驾驶、智慧出行等领域与大众汽车集团不断深化新的合作,共同努力实现双赢,助力将安徽建设成为中国电动出行和数字化的新产业基地。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今年以来,安徽加快推动与头部企业合作,蔚来汽车中国总部落户合肥,长鑫电子与沪苏浙相关企业达成总投资2200亿元的晶圆制造合作基地项目,合肥市与中电海康等沪苏浙龙头企业协同建设长三角“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马鞍山市政府、马钢集团、宝武特种冶金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特种冶金材料新基地项目。
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是安徽参与长三角产业协作分工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我省全面实施“158”行动计划,积极开展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联盟对接活动,签订25个基地合作项目,在合肥农交会设置长三角一体化展区,现场签约97个意向协议和5个购销合同。
聚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我省高规格建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实施自贸试验区建设专项推进行动。高水平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举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成立由32位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组成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有力提升了长三角智库力量。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共签署沪苏浙来皖投资项目246个,投资额2112亿元,较去年增长65.1%和107.5%。
前10个月,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3121个,实际到位资金6137.1亿元,同比增长16.7%,占全省省外资金比重52.8%,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
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敢于迈出第一步、持续走好每一步,发挥改革开放“探路者”作用
12月22日上午8时38分,G8311次动车组列车从合肥南站始发,风驰电掣地驶向安庆。这标志着京港高速铁路合肥至安庆段正式开通运营。“从安庆到合肥有了‘直线’高铁,不用拐弯绕道铜陵等地,安庆至合肥最快73分钟可达,很方便!”在合肥工作的安庆人夏先生很高兴。
交通运输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领域、关键支撑和重要载体。
今年以来,我省加快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与沪苏浙通力合作,全线贯通商合杭高铁,有序推进合肥至新沂铁路、滁宁城际建设,加快开展武汉—合肥—南京—上海沿江高铁、扬马城际铁路、宁淮城际铁路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我省全力建设黄山—千岛湖、来安—六合等省际高速公路重点工程。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打造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实施合肥新桥机场改扩建,加快构建“一枢十支”运输机场体系。落实省港航集团与舟山市政府、浙江省海港集团战略协议,开通舟山至马鞍山豆粕“江海直达”航线。
中欧班列成为畅通国际物流的“硬核担当”。我省高效率提升合肥中欧班列运营质量,开辟法国杜尔日、俄罗斯秋娜亚尔、乌克兰基辅等新站点,贯通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五大铁路出境口岸,与满洲里海关签署促进便利化通关合作备忘录,截至11月12日,今年合肥中欧班列开行500列,同比增长48.5%,长三角区域产品占全部发送产品80%以上。
10月底,首批长三角异地养老机构名单在上海发布,名单包括了来自江苏张家港,浙江嘉兴,安徽池州、宣城等20个城市的57家养老机构,核定床位共计25698张,苏浙沪皖三省一市老年人的跨区域养老生活在长三角区域有了更多选择。
聚焦普惠共享,长三角地区率先探索公共服务一体化。
一码通行,刷掉心理距离。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省充分发挥一体化合作机制作用,联合沪苏浙建立实施长三角“7+5”疫情联防联控协同机制,有力推进了长三角疫情信息互联互通、防疫物资互济互帮、健康码互认通用、产业链复工复产协同互助、企业复工复产复市招工协调。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省积极建设现代化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纵深推进“23+80+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全面排查长江干流沿线入河排污口4558个,对存在污染的排污口实施全方位监管。严格落实“十年禁渔”,摸清了退补渔船渔民底数,完成了船网证回收处置任务,截至11月上旬,共清理取缔非法捕捞“三无”船舶13764艘,收缴销毁非法网具47323套。
绿色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底色。我省积极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实施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十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超过20亿元。与沪苏浙共同签署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一体化工作备忘录,强化大气、水、固废污染联防联控。前10个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0.5%;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