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分享到 0

马鞍山雨山区:绿意衬底蕴 山水见初心

生态是雨山区的“本色”,绿色是雨山区的“底色”。从采石登高到滨江揽胜,从美好乡村到矿山修复,雨山之美如璞玉,切琢无疵,渐渐洗尽铅华,款款而来。

近年来,雨山区强力推进突出问题整改、污染防治、长江东岸整治、向山地区生态修复等,12.7公里长江东岸秀丽巨变,向山地区逐步恢复生态原貌,采石河路、205国道等城市窗口焕然一新。

非法码头、砂场、船厂、“散乱污”企业被一一取缔拆除,雨山区植树造林、生态复绿近5千亩,在全市率先完成退捕转产工作,打赢了一系列标志性战役,薛家洼、杨树林等地旧貌换新颜,成功打造了城市“生态客厅”,跻身省级森林城市。

从治标到治本,从整治修复到绿色发展,雨山区立足创新,争做“两山”理念的示范样板区,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领域频频探索,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发展之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三五”以来,雨山区不断完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持续增强绿色发展动能,不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生态保护与修复取得显著成效,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更加生态宜居。

守一汪碧水延续生命之源

陈家村居民吴道喜是住在长江边的一位老人。从小生长在村里的他,如今是长江水源地附近的一名巡查员,专门对水源地附近岸线进行巡查保护。

“前几年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时常有人来这附近钓鱼。这些年,环保工作做得好,围了栅栏,又竖了水源口保护的宣传牌,情况好很多了。”吴道喜说,几年时间里,水源口附近环境改善很多,有不少游客来玩。在巡查中,偶尔遇到不知情的人,在他的劝说下,也都非常配合,自行离开。“从十二亭桥到乙字河,我们有4个人巡查,保护长江也是保护我们自己家的环境。”

除了吴道喜这样的巡查员,采石城管中队队员也加入了取水口附近的巡查员行列。不过,他们的巡查更“智能”。“我们在取水口附近安装有监控,能够直接跟电脑和手机联网,24小时实时监控,可随时看到现场画面。一旦有可疑情况,我们能够第一时间掌握证据。”城管队员介绍说,通过“人防+技防”,可巡查一、二级取水口附近3.3公里范围,确保水质达到相关指标。

今年以来,雨山区加快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对辖区255个入河排污口点位进行了实地排查核实和现场取样工作,配合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了入河排污口2座水质微型站和2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工作,同时,开展辖区支流222个点位溯源工作。

一系列的举措在实地取样抽检时见了真章。今年1-11月,采石水厂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地区地表水水质达标,采石河下游国控断面水质均值全部达到或好于Ⅲ类。

生态关系长远,整治势在必行。“自从2017年岸线整治起,长江东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保护取水口水资源安全,我们对水源地附近的道路进行了修整,安装了围网,增添了绿化,使之更美观更原生态。”雨山区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如今,水源地界碑和宣传栏让人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自觉加入维护水源地的队伍。同时,在长江沿线补植1063亩,栽植鸢尾、池杉、柳树等苗木6922株,芦苇2000平方米,沿江绿植、芦苇、野花、野草和观景平台连片呈绿、连线成景,生物多样性和层次感显著提升,薛家洼、杨树林成为网红打卡地。

水美景美,宾客自然纷至沓来。雨山区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以来,长江东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脏乱差”蝶变为“靓净美”,大段江滩原始风貌得以完好保存。

守一方净土增色生态画卷

从丁山矿观景平台向矿坑周围望去,平缓的边坡上已有层层绿意,在地上覆盖的铝膜下方,已经能见到绿草蓬勃生长。

曾几何时,作为突出环境问题整改项目之一,丁山矿区的地质灾害隐患、水土流失严重、矿坑酸水等问题备受关注。为此,在积极探索“国有企业+科研院所”合作模式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前提下,雨山区城投与中钢矿院合作成立的马鞍山市晟沃生态修复工程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全面负责突出环境问题的整改。

酸水抽排治理、边坡综合治理、矿坑回填治理、封场复垦复绿……丁山矿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正式启动以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个向山地区典型的淋溶水沉积矿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坑内积水抽上来后经过处理,达到地表Ⅳ类水后排进洋河上游。”丁山矿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现场负责人温文介绍说,预计12月底可以进行验收,整个治理项目总治理期3年,后期会长期保持监测。

近两年,雨山区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将向山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放在首位,围绕“规划引领、项目驱动、制度保障、产业升级”四大环节狠下功夫,不断开展针对性攻坚,推动生态治理,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持续向纵深推进,向山地区生态环境总体面貌正在持续改善。

针对土壤污染防治,雨山区积极实施“清废”专项行动,开展4轮固体废物非法倾倒、转移、处置专项整治。除此之外,雨山区还通过公开拍卖废弃矿山治理中产生的剩余石料,推动西山、团旗山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积极探索多元化方式推进治理,实现废弃矿山“变废为宝”。

生态好了,产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动能转换力量更足。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地方产业转型提供了重要契机。针对向山地区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问题,雨山区全面推动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持续向纵深推进。原向硫矿癞痢山环境综合整治、石马及南庄两村土地复耕、凹山采场生态修复、餐厨垃圾综合处理工程、矿区生活区周边农村污水及厕所改造工程等涉及矿山、水体、人居环境、产业发展、打非治违等重要方面的16个项目已竣工,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建材综合利用、路网提升改造、城镇更新改造等十大工程27个项目正加速推进。

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仅仅是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未来,雨山区还将按照绿色矿山的总体要求,不断改善向山地区环境质量和城镇面貌,将向山地区生态“伤疤”修复成为“城市花园”。

守一片蓝天共谋美好未来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最终落脚点在“发展”二字上。想要长远发展、不破坏治理成果,“绿色”二字尤为重要。

雨山区重点企业瑞泰马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马鞍山耐火厂。生产耐火材料,免不了要面临如何解决大气污染的问题,在这一点上,瑞泰马钢有着自己独到的解决方案——从原料到产品,每一道工序,每一项流程,都被二维码忠实地记录着;由平面工厂转向立体工厂,可视化操作,密闭式管理,使得整条生产线高效、节能、环保。而这,就是瑞泰马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腾讯微瓴联手打造的“透明工厂”。

一机一屏,无需人工,“透明工厂”系统不仅能够根据订单内容自动生成生产流程及所需工艺,还能通过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为企业生产提供保姆式服务。“环保程序在‘透明工厂’系统里即时可见,自动监控,如果有异常则会给相关负责人发送警报,使其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异常信息,减少异常带来的损失。”瑞泰马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汪家胜介绍说,为打造绿色高效的生产车间,瑞泰马钢采用短程物料设计,避免物料落地产生扬尘等污染物,同时,通过垂直给料提高效率、提升质量、缩小成本、降低损耗,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每年能节约3万多吨矿石。“目前公司还具备RH精炼炉全套耐材无铬化系统集成技术,具有绿色环保、性能优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耐火材料的绿色发展方面具有示范作用。”

正如瑞泰马钢所展示的,建设美丽雨山,各个企业都需要有绿色生产方式,但同时,部门的日常监管也是十分必要的。雨山区严格落实“五控”措施,加强环境督查检查;加大执法检查,深入开展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排查治理,全力防范抓落实。截至12月7日,雨山区秸秆禁烧“零火点”,PM2.5浓度为33.7,同比下降20.5%。

为加强执法培训和考核,雨山区严格落实环境执法“三项制度”和“双随机一公开”规定,不断提高行政效能。1-11月,雨山区共开展环境执法行动165次,检查企业180余家。其中,责令改正企业22家,处罚12家,处罚金额约48万元;约谈企业41家,查封(扣押)2家。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已完成公示企业40家次,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2次,检查企业3家;协助企业填报“安徽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33家次,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企业3家,处罚款4万元。

护生态才能谋未来。一系列的务实举措,描绘出一幅绿意氤氲的生态画卷。天朗气清,抬头,是醉人的“天空蓝”;碧水泛波,四顾,是怡人的“生态绿”。下一步,雨山区仍将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携手同心,攻坚克难,守护绿水青山,留住蓝天白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