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体育,可以丰富一座城市的气质,提升一座城市的形象。如今,文体活动室建到了居民家门口,持续推进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向公众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十三五”末,合肥拥有各级各类体育场地设施超过2万个,亲民便民利民的群众身边体育场地设施布局更加优化,城区“10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
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根据常委会2021年监督工作计划精心组织调研活动,常委会主要领导带队到南七街道科企社区、市民篮球公园、南艳湖全民健身中心等实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全面了解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常委会分管副主任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市政府有关部门工作情况汇报,结合督办代表建议,走访体育协会、运营企业等。
6月28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十四五”时期,计划完成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和全国体育消费试点市创建工作,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对标城市发展定位,对标沪宁杭发展水平,对标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让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举步可就、方便实用,让体育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全力打造“10分钟健身圈”
“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体育强国建设深入推进的重要时期。合肥以“全民健身健康合肥”为主题,积极构建形式多样、内容多元、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为城市增添了活力,让健身走进了百姓生活。
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情况的报告,“十三五”末,城区“10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截至2020年底,全市体育场地设施达21051个,大中型体育场馆全面布局不断加速。瑶海全民健身中心、南艳湖全民健身中心、市球类健身馆等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市青少年集训中心(市水上训练基地)、市体校综合训练馆、蜀山区全民健身中心已完成立项;市总工会牵头建设的市工人文化宫已建成投入使用。据统计,我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356.2万,占总人口的38%,国民体质监测总体合格达标率96.1%。
支持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在加大建设力度的同时,合肥积极推行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向公众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合肥体育中心、市体育馆等政府投资类体育场馆一律设立免费、低收费时段,笼式多功能健身场、三人制篮球场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一律免费向市民开放。学校体育场地对社会免费开放持续实施,部分学校逐步试点开放室内体育场馆,为市民提供更为优质的场地服务。
“聚焦群众就近健身需要,优先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健身广场、小型足球场等健身设施,打造群众身边的‘百姓健身房’。”“让健身场地设施与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相融合,构建区域、城区、社区慢行系统,推进‘体绿结合’和城市‘绿道网’建设,拓展绿色健身休闲空间,为全民健身打造新去处。”分组审议过程中,常委会组成人员纷纷提出意见建议。
会上,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与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就报告内容进行了交流互动,并就推进合肥全民健身工作提出建议。
在一些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体育健身资源相对缺乏是客观事实。因此,加大学校等公共体育资源开放,服务社区,成为不少百姓的呼声。对此,有常委会组成人员给出建议:加强场地设施管理和维护,持续推进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有序开放,挖掘体育设施开放潜力,拓展群众健身空间,促进各类健身场地设施资源全民共享。
充分利用公园、老旧厂房等空间嵌入体育设施
在加强场地设施规划布局中,要加强规划引领,坚持高定位、高标准。“十四五”期间,合肥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将体育场馆设施的分布和规划统一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实现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
“加大公共体育设施投入,服务民生。”报告明确,加大体育用地供给保障力度,督促新建居住区和社区严格落实“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全民健身设施的配建标准。同时,推动“体绿结合”,将体育健身器材配建纳入园林绿化建设,提升公园的复合功能。充分利用城市疏解腾退空间、老旧厂房、高压走廊、高速路边等空间建设嵌入式体育场馆设施。
如何提升已建场馆的后期运营管理水平?这是摆在职能部门面前的一道考题。对此,市体育局表示,将加强对已建场馆投资、运营等方面的跟踪问效,并根据场馆运营效果,各级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给予资金支持,确保体育场馆的公益性,让市民能在低消费的情况下享受高档次场馆健身、高技术健身指导、高质量健身服务。
体育设施建设是一座城市重要的惠民工程。市人大常委会将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回应人民群众对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诉求,以法治引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全面加强,不断强化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约束,进一步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