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分享到 0

万类霜天竞自由 ​合肥以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只有两者共同驱动,才能让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动力更加强劲。

从量子“九章”横空出世,到“祖冲之号”刷新纪录,再到“人造太阳”实现可重复的1.2亿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和1.6亿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

合肥“科技之光”闪耀背后,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持续推动,是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勇于冲破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最大限度释放科技创新潜能的决心和实践。

改革之手点燃创新引擎

任涛,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人员。他,同时也是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创办企业助推相关成果产业化。

兼有科学家与企业家双重身份,任涛自称是“沾了制度改革的光”。20多年前,科研人员想创办企业,只能从院所辞职。而在今日之合肥,任涛非但不必辞职,院所对他的科研考核也从论文、专利,转向产品研发、公司运营管理。不仅如此,公司注册、人才招聘、政策对接等,合肥都提供一站式服务。

公司发展,稳扎稳打。2020年初疫情来势汹汹之际,作为省“精准医疗重大工程”的牵头实施单位,任涛和他的团队全力攻坚。

像这样过去让科研人员“想都不敢想”的创新激励,正越来越多地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今日合肥,科技体制改革探索,步步深入。

——创新驱动顶层设计日益健全,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推动科技创新,强化自主创新工作考核。

——创新支持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制定高含金量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健全科技项目管理等配套政策制度,出台“重点产业人才7条”。

——科技管理服务体制加快改革。推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开展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最大限度赋予科研人员项目经费使用自主权。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天使投资基金风险容忍度提升到40%。

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创新发展的关键,是科技成果转化。

如何让创新资源“自由流动”、让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让企业家和科学家无障碍沟通?合肥一刻不停歇。

走进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合肥分院,窗明几净,院长任以伟正在接待前来咨询的企业。

为更好地服务科技企业,中科院重庆绿研院合肥分院专门开发了中科云数字科创服务系统,提供实时的找成果、找专家、匹配需求的对接服务,被称为“线上中科院”。

“合肥一家本地企业在生产中急需锂电子膜材料,而该材料此前大多依靠进口,希望能实现国产替代。”在公司提出需求后,任以伟运用中科云数字科创服务系统为其匹配对接到中科院一名院士专利技术。如今,该材料已实现小规模量产,为企业降低成本40%左右,解决了企业“卡脖子”难题。

就在中科云全心服务企业的同时,安徽创新馆也在加速破题。作为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安徽创新馆自带“汇聚创新合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命,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造千亿级科技大市场。

截至目前,安徽创新馆已举办130多场成果转化活动,发布创新成果1500余项。积极推进安徽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创新中心等十多个重大成果转化项目落地。

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

多年来,合肥聚焦成果转化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出台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及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熟化、产业孵化、企业对接、成果落地全链条转化机制,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活力和效率,竭力推动“创新之花”结满“产业之果”。

创新之泉汇成澎湃之势

打通梗阻,搭建桥梁;整合碎片,握指成拳。

在合肥,科技体制改革带来的成效,正在逐步显现,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新引擎加速运转。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合肥积极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能源、环境、大健康、人工智能等“国字号”研究平台组建运行,建成、在建、预研11个大科学装置。

墨子传信、悟空探秘、热核聚变、铁基超导、九章计算等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竞相涌现。

在推动原创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合肥也收获颇丰。

中国科大潘建伟院士领衔的国盾量子,作为量子科技第一股登陆科创板;郭光灿院士领衔的本源量子,推出国内首台自主研发工程化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杜江峰院士领衔的国仪量子研发的量子精密测量产品,一一补足了我国受制于人的短板。

数据无声最有力。技术合同成交额是衡量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指标。今年1~6月份,全市技术合同吸纳额118.39亿元,两年平均增长率22.17%。

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市科技局副局长吴海军表示,接下来,合肥将继续聚力“大攻关”“大转化”,每年组织实施10个左右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00个左右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项目,每年就地转化科技成果3000项,打造100个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场景。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在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创新合肥,蹄疾步稳,勇毅笃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