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我省各地中小学迎来新学年开学。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我省各地中小学细化方案,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课后服务全面展开
开学后,我省各地各义务教育学校纷纷落实课后服务,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
桐城市实验小学副校长汪定斌介绍,该校根据家长的需求,学校对每天2小时的课后服务进行了合理分解,每天早上提供20分钟的课后服务,每天中午放学提供40分钟的课后服务,每天下午放学提供1小时的课后服务,不是把2小时集中在某一个固定的时段。学校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整合作业辅导、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校的社团活动,全面开展课后服务。
阜阳市阜纺小学积极探索“1+X”课后服务综合课程体系,“1”是指第一课时,是教师答疑辅导、学生自主作业的时间。通过班主任面批面改,学科教师“走班指导”,落实“五项管理”小学生作业不出校门的“减负”要求,同时做好学有困难学生的个别化辅导工作;“X”为自主课时,学校开设的课后服务课程多达十几种,供学生“菜单式”自选。这些实践活动五育并举、全面育人,有音乐欣赏、DIY操作、双语阅读、趣味体育活动……让学生们在有趣的实践活动中锻炼身体,提升艺术修养,关注家庭关注社会,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切实满足家长和学生对课后延时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红色教育”点亮开学第一课
不少学校把赓续红色血脉,增强爱国情怀作为“开学第一课”。
“你在一个不起眼的岗位上,活在一个普通的身份里,但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却散发不一样的光芒。余涛哥哥,你是我的英雄!”合肥市万慈小学四一中队的少先队员皮浩宇,通过校园微信公众号,向老师同学们讲述了自己身边的榜样——第一时间赶赴河南救灾的理发师余涛。该校在《开学第一课》中,鼓励孩子们把心目中的榜样讲给同学们听,号召孩子们向先锋榜样学习,致敬英雄人物。
“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9月1日,合肥市南门小学森林城校区开学典礼在红色歌曲《万疆》中拉开帷幕,师生质朴的爱国情感伴随歌声在操场回荡。随后,学生代表围绕暑期关注的热点时事分享感悟。“希望在新学期的第一天就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开启新学期厚植家国情怀、提升生命境界的精神锤炼之旅。”南门小学森林城校区执行校长何炜说,学校暑期组织师生们集中收听收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盛况,在“开学第一课”上还要继续学习。
设“入学适应期”做好衔接
和往年不同,今年合肥市正式启动了“幼小衔接”试点工作,小学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不少小学针对一年级新生开展“入学教育”,通过趣味游戏、熟悉校园规范等方式实现其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衔接。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翠微分校制定了精细的幼小衔接课程方案。“一年级的新生刚从幼儿园的环境切换到小学,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课堂纪律、学业评价等方面都出现骤变。”该校校长孙晶表示。为了让新生尽快融入小学校园,学校为孩子准备一个过渡期很有必要。该校围绕自理教育、礼仪教育、秩序教育、卫生教育、沟通教育以及亲子教育等方面展开衔接,这几个方面正是翠微分校将“养成教育”细化为“六好”举措的具体呈现。所谓“六好”,即读好书、写好字、说好话、做好操、扫好地、走好路。
合肥市翡翠学校的入学教育通过“萤火虫找朋友”“小浣熊去探险”“小青蛙去旅行”“长颈鹿学礼仪”“小蚂蚁放学了”等充满童趣的环节帮助孩子们认识班级、老师和新同学;认识校园交通线,学会文明行走;熟悉教室、厕所、茶水间的位置;了解课堂及课间礼仪;了解就餐规范以及路队训练等日常行为规范,帮助新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