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正逐渐成为合肥市民生活的“标配”。但不少市民可能并不清楚,生活垃圾除了回收再利用的一部分之外,剩下的都到哪去了?其实,在合肥,生活垃圾还是发电的重要“原料”。合肥生活垃圾处理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已经进入“零填埋、全焚烧”时代,每天近8300吨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发电,点亮合肥万家灯火。
生活垃圾实现焚烧发电
今年1-7月份,全市共处理生活垃圾176.68万吨,日均处理8333.96吨,焚烧发电约6.1亿千瓦时。
9月5日,在肥东县循环经济示范园内,2013年起即投入使用的合肥首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节能(合肥)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正在平稳运行。工作人员轻轻推动操作杆,悬挂在垃圾仓顶部的一个巨型抓斗,一把抓起近9吨生活垃圾,投进焚烧炉。
在控制室下方,巨大的垃圾仓里堆满了城市生活垃圾,这个垃圾仓长260米、宽34米、高30米,最多能存放2万多吨垃圾。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垃圾在仓里经过发酵,沥出水分后才可以焚烧发电。
“我们这里通过垃圾焚烧一年发的电量,可以满足合肥市28天的居民生活用电。”该负责人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处理能力每天2000吨,2013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平稳运行即将满8年。
龙泉山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落幕”
位于肥东县龙泉山的龙泉山生活垃圾填埋场,原本是全市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如今也实现了垃圾焚烧发电。
今年4月9日,合肥市最后一车生活垃圾进入龙泉山垃圾填埋场倾倒完成,该场停止接收生活垃圾。2004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这里已累计填埋生活垃圾1150万吨。
7月7日,合肥市龙泉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通过72+24小时满负荷试运行。该项目占地142亩,总投资约18.28亿元,正式投产运行后日处理生活垃圾可达3000吨。
这里3月30日开始接收生活垃圾,第一台机组5月31日投产,第二台机组6月24日投产,截至目前已接收垃圾超过21万吨,发电量8200万千瓦时,上网电量6800万千瓦时。
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龙泉山垃圾填埋场的填埋使命终结,同时,随着这里的焚烧发电项目开始试运行,标志着合肥生活垃圾进入“零填埋、全焚烧”时代。
据了解,合肥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近5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根本性、全局性的转变。
5年前,合肥市进行焚烧发电处理的原生生活垃圾年均增长率都在10%以上,最高年份达到了16%,但目前垃圾的增长率降到了6%左右。合肥市的生活垃圾处理量并没有因为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急速增长。
通过适度超前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合肥市实现了原生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达到100%,垃圾焚烧处理率在全国走在前列。
除了肥东县境内的2座,合肥市还有长丰北城1座、肥西1座、庐江1座、巢湖1座,共6座垃圾焚烧处理项目。不同的垃圾焚烧处理项目有相对应的覆盖区域,这样的总体布局,避免了生活垃圾穿城而过。
图片:长丰县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
目前,全市日常生活垃圾大约有8300吨,而全市6个垃圾焚烧处理项目,每天垃圾处理规模达到9000吨,也就是说垃圾处理规模已大于垃圾产生量,合肥市生活垃圾处理已经提前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目标。
龙泉山将启动生态修复
2004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龙泉山垃圾填埋场已累计填埋生活垃圾1150万吨。已经埋在山里的垃圾,如何做好进一步维护管理?合肥市生活废弃物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库区建有水平防渗、雨污分流、渗滤液及地下水收集导排、渗滤液处理、填埋气收集利用等五大环保系统。在龙泉山垃圾焚烧发电开始之前,就一直在用填埋产生的气体发电。今年1-7月份,龙泉山垃圾填埋场日均处理生活垃圾1156.12吨,共计利用填埋气量525.94万立方米,减排二氧化碳5.86万吨,发电量1233.48万千瓦时。
图片:渗滤液膜处理间
据介绍,龙泉山垃圾填埋场共有4个渗滤液及浓缩液处理设施。渗滤液总处理能力达到每天2400吨,远远大于渗滤液产生量,各设施出水稳定达标。今年1~7月份,共处理垃圾渗滤液37.09万吨,日均处理1749.53吨。污水处理达标后,并没有直接排放,而是并入污水管道,到循环经济示范园内的污水处理厂进行二次处理,最终以更高标准实现排放。
生态修复后的龙泉山生活垃圾填埋场效果图
此外,为改善龙泉山垃圾填埋场及其周边环境,现已启动终场覆盖和生态修复工程,概算投资约5.7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垂直防渗、管线综合、雨污分流、堆体整形、封场覆绿、好氧修复以及生态修复协调区等附属工程,项目建成后将综合恢复本地区生态环境,还本地区原貌。目前,项目Ⅰ标段垂直防渗工程已开始施工。(图文由合肥市城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