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分享到 0

安徽出台体育强省建设方案 公布了18项重点任务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体育强省建设方案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体育强省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21年9月7日

体育强省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落实省委建设体育强省部署要求,开创我省体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体育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全民健身广泛开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超过4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6平方米,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超过92%;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项目结构和布局更加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具活力;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2200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体育文化繁荣发展,成为创新型文化强省重要品牌。

到2030年,体育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位居全国前列,基本建成体育强省。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超过45%,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3平方米,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超过93%,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参加国际国内重大赛事成绩实现重大突破;体育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500亿元;体育文化广泛弘扬,体育文化价值和作用充分彰显。

到2035年,体育成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标志性事业,建成体育强省。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实现均等化、便民化、智能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超过5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3.4平方米,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为国争光贡献度位于全国前列。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体育文化成为展示安徽形象的重要平台。

二、重点任务

(一)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1.统筹建设举步可就的全民健身设施。制定公共体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标准,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公共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城市居住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标准。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建设举步可就的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健身设施,实现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农村体育设施向自然村延伸。合理做好城乡空间二次利用、复合利用,增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运营,提升体育场地设施综合利用率。有序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牵头单位:省体育局,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各市人民政府)

2.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建立群众性赛事体系和激励机制,机制化办好各级全民健身运动会,推动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和职工等人群体育活动常态化开展。推广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广泛举办社区运动会,逐步拓展省、市、县三级联赛项目。积极举办全国和长三角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打造“一市多品、一县一品”全民健身特色品牌。积极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和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区)。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深化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分项目制定体育赛事办赛指南和服务规范,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承办体育赛事活动。(牵头单位:省体育局,配合单位:省民委、省总工会、省残联、各市人民政府)

3.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推进体育总会建设向乡镇(街道)延伸,大力发展单项体育协会、行业和人群协会、体育俱乐部、体育健身团体。鼓励发展社区体育社会组织,加强备案管理,在组织建设、活动场地、活动经费、人才队伍等方面给予支持。完善扶持引导政策和等级评估机制,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实体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发展。(牵头单位:省体育局,配合单位:省民政厅、各市人民政府)

4.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健身指导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实现全民健身场所(站点)健身指导服务全覆盖。实施国民体质健康干预计划,推进省、市、县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建设全覆盖,开展国民体质健康检测,评估运动能力和运动风险,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推广体医融合创新成果,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制定群众业余运动等级评定标准,开展群众体育运动水平等级达标测试活动。(牵头单位:省体育局,配合单位:省卫生健康委、各市人民政府)

5.加强和改进青少年体育工作。实施体教融合行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常态化开展校园体育活动。构建社会化、网络化的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体系,开展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使青少年至少掌握2项运动技能。广泛开展青少年冰雪运动,将冰雪运动知识教育纳入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在大中小学校设置专(兼)职体育教练员岗位,探索先入职后培训等过渡办法,聘用退役运动员到学校担任体育教师、教练员。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设立体育相关专业。推动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省体育局,配合单位: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市人民政府)

(二)提升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

6.构建竞技体育发展新模式。坚持举省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创新省优秀运动队组建模式,形成以政府办为主导、合作办为辅助、社会办为补充的新格局。建立优秀运动员公开选拔制度,完善输送政策,充分调动市县、高校和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的积极性。围绕“奥运争光、全运争先”目标,建立竞技体育项目发展潜力和价值综合评估体系,适时调整我省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形成科学合理的竞技体育项目结构布局。(牵头单位:省体育局,配合单位:省教育厅、省民政厅、各市人民政府)

7.完善科学训练体系。加强优秀运动队复合型团队建设,构建以运动员为中心、教练员为首要、科医保障为基础的科学训练体系。健全教练员选拔、培养、引进、激励、保障机制,加大国际国内一流教练员引进力度。建立体育专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统筹省内省外体育优质科技资源,探索开展跨学科、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体育科技协同创新工作,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提升我省体育科研攻关、科技服务和医疗保障水平。加强省优秀运动队训练基地建设,打造集“训、科、医、教、服”为一体的全国一流训练基地。(牵头单位:省体育局,配合单位: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数据资源局、各市人民政府)

8.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推进市、县新型体校建设全覆盖,统筹各级体校项目布局,统一训练教学大纲,严格落实将体校义务教育适龄学生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有关规定,配齐配足配优文化课教师。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加快发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深化省运会改革,畅通青少年参赛通道。(牵头单位:省体育局,配合单位:省教育厅、各市人民政府)

9.推进“三大球”和冰雪项目发展。积极探索符合安徽实际的“三大球”和冰雪项目发展路径,提升“三大球”和冰雪运动普及水平。做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备战工作。鼓励市县、高校、俱乐部和社会力量合作建设“三大球”专业队,探索专业体育和职业体育融合发展方式。鼓励中小学大力发展“三大球”,构建“三大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引导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冰雪运动后备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中小学与冰雪场馆或冰雪俱乐部合作,形成多元化培养模式。(牵头单位:省体育局,配合单位:省教育厅、各市人民政府)

10.推进职业体育改革发展。积极探索具备条件的运动项目职业化发展道路,支持教练员、运动员职业化发展,推动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电子竞技等运动项目职业化发展,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体育俱乐部。完善职业体育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全省体育俱乐部联赛机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备战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和单项国际国内重要赛事。(牵头单位:省体育局,配合单位:各市人民政府)

(三)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11.优化体育产业布局。加强规划引导,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多点”体育产业发展格局。以高端体育赛事活动、体育用品销售和智慧体育产业为重点,打造合肥都市圈体育产业增长极;以健身器材装备制造为重点,打造皖江体育装备制造产业带;以体育旅游休闲为重点,打造皖南体育旅游示范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打造皖北体育用品制造业聚集区;推动全省各地结合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体育产业。(牵头单位:省体育局,配合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各市人民政府)

12.打造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大力开展“双招双引”,推动体育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在体育装备制造、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领域招引一批头部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体育+”“+体育”,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养老、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体育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扩大体育有效投资,谋划建设一批体育产业基地、体育服务综合体、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汽车自驾营地等重大项目。推动体育彩票事业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省体育局,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民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数据资源局、各市人民政府)

13.促进体育消费升级。创新体育消费引导机制,推动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体育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应用,鼓励发放体育消费券,激发大众体育消费需求。丰富体育消费产品,拓展体育健身、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等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体育消费。积极申办全运会等国内国际高端赛事,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高水平赛事,培育汽车、自行车、冰雪、马拉松、水上运动等品牌赛事。推动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牵头打造全国一流汽车自驾营地集群。创新体育消费支付产品,推进体育消费便利化。完善体育消费维权方式,保护体育消费者权益,营造安全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做好合肥、黄山等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支持各地争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示范)城市。(牵头单位:省体育局,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市场监管局、各市人民政府)

14.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体育标准化建设。完善体育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建立体育资源高效利用机制,推动各类体育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优化体育产业政策,落实已有税费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理安排体育产业供地。探索市场化运营新模式,推进公共体育设施所有权、经营权分离运行机制改革。建立体育场馆安保等级评价制度,推动安保业务市场化、专业化发展。(牵头单位:省体育局,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税务局、各市人民政府)

(四)推动体育文化繁荣发展。

15.传承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着力培育发展体育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文化。倡导文明观赛、文明健身等体育文明礼仪。讲好以为国为省争光为内核的体育故事,培育德技双馨的体育明星,组织运动队和体育明星开展各类公益活动,激发全省人民建设美好安徽的热情。(牵头单位:省体育局,配合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文化和旅游厅、各市人民政府)

16.打造体育文化精品工程。丰富体育文化创作活动,支持社会团体开展体育文学、影视、美术、摄影等体育文化作品创作。挖掘、整理和传承以五禽戏为代表的具有安徽特色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推动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打造一批具有体育人文精神、地域发展特点、地方文化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品牌。(牵头单位:省体育局,配合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广电局、安徽广播电视台、各市人民政府)

17.加强体育文化阵地建设。推动省体育博物馆功能提升,提高展览水平。鼓励兴办体育博物馆,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办好安徽综艺•体育电视频道,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体育宣传平台。充分运用新媒体等手段,扩大体育传播,提升安徽体育知名度、美誉度。丰富省运会、省全民健身运动会等赛事体育文化内涵。(牵头单位:省体育局,配合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广电局、安徽广播电视台、各市人民政府)

18.提高对外交流影响力。深化与沪苏浙体育交流合作,推动长三角地区体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协力打造全国体育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和区域体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加强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中西部地区的体育交流合作。服务构建体育对外交往新格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体育交流合作,积极举办各类国际性体育文化交流活动,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安徽篇。(牵头单位:省体育局,配合单位:省外办、省文化和旅游厅、各市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体育强省建设领导小组,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各成员单位要建立目标任务分解考核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体育强省建设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纳入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协调机构,实行体育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设、验收。(牵头单位:省体育局,配合单位:体育强省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市人民政府)

(二)加大政策支持。将体育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工作纳入全省人才培养战略和实施计划,完善运动员、教练员、科医人员薪酬制度、培养体系和奖励政策。完善投入机制,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加强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落实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规定。完善体育产业统计机制。加强政策执行情况评估,定期督促检查。(牵头单位:省体育局,配合单位: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统计局、各市人民政府)

(三)发展智慧体育。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拓展应用场景。建设江淮大数据中心体育分平台,建立体育数据资源产权、流通传输和安全保护制度与标准规范,形成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精准便捷的智慧体育服务体系。(牵头单位:省体育局,配合单位:省数据资源局、各市人民政府)

(四)营造良好环境。坚持依法治体,深入推进体育法治建设,打造高素质体育行政执法队伍,建立体育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从严整治赛风赛纪,确保兴奋剂问题“零出现”“零容忍”。加强行业自律,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企业规范经营。健全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压实各级责任,加强体育场馆设施、体育赛事活动等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坚决守住体育安全底线。(牵头单位:省体育局,配合单位: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应急厅、各市人民政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