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美国康宁公司在蚌埠市投资的药用玻璃管项目开始试生产,这是该市引进的首家世界500强工业企业投资建设的项目,也是蚌埠市着力打造硅基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补链强链重点项目。
加快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是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赋予皖北地区的平台和使命,也是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的重要依托。以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为突破口,聚力打造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强劲增长极、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试验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转型区、乡村全面振兴先行区,广袤的皖北大地呈现出创新引擎强劲驱动、产业支撑持续夯实、改革开放锐意突破的生机蓬勃之势。
产业加速集聚,构筑更高质量一体化新支撑
宿州市阿尔法数字科技产业园位于宿州高新区,面向数字和互联网科技企业,构建集产品研发、企业孵化、人才培训为一体的创新平台,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程孵化链条,目前已经引入沪苏浙等地企业200余家。该科技园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6亿元、税收2.2亿元,目前正谋划进一步扩容升级,在宿州乃至皖北地区重点培养更多创新能力更强、更具成长前景的创新型企业。
立足资源优势,推进产业创新。安徽全域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以来,皖北地区抢抓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皖北振兴持续构筑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十三五”期间,皖北地区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元大关,固定资产投资超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超千亿元、年均增长8.7%,均高于全省年均增速1.5个百分点。
没有皖北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安徽全省域的高质量发展。放眼长三角,拥有2900多万人口的皖北地区,是增强长三角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的突破口,更是长三角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新支撑。2020年9月,《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吹响长三角区域攻坚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今年以来,国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大力推动沪苏浙8个城市,与皖北8市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下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要“先手棋”。
产业振兴是区域振兴的根本。在国家大力支持下,皖北地区以“五个战略区块链接”为先导,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全方位对接沪苏浙,加快省际毗邻地区、产业合作园区等各类合作平台和载体建设,持续深化产业与产业、园区与园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全方位对标对接、深度合作的一体化发展格局。皖北8市已经与沪苏浙相关城市签署11份合作协议,全省22个城区与沪苏浙相关城区达成的战略合作中涉及皖北10个,全省首批18个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涉及皖北的有8个。
全面对接沪苏浙,加快了产业要素资源向皖北地区汇聚步伐。今年1月至6月,皖北集聚区在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35.9%,高于全省17.2个百分点。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这个最大“势能”正在加快转化为皖北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这也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持续夯实了坚实支撑。
“四化”协调同步,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
位于蒙城县的精益诚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产品种植、加工、贸易与研发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来,该公司与厦门、深圳等地的研究机构合作,构建食品安全全程追溯体系,在蒙城县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等出口蔬菜原料种植基地,以自营基地带动农户协作种植的模式,促进周边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皖北、苏北粮食主产区综合优势,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皖北地区立足本地特色优势农副产品种植加工优势,大力支持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完善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绿色蔬菜产业链,正在加快建成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优质“米袋子”“菜园子”“果盘子”。
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是新阶段皖北全面振兴的重要路径。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是国家战略赋予皖北的重任,更是推进皖北“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引爆点。
皖北地区在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坚持推进产业集群化、集群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城镇化,坚持以工业互联网、农业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三产融合,引领和支撑皖北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皖北地区城镇化率从42.2%提高到47.8%、年均提高1.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1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3%,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煤电一体化等特色优势产业增势良好,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粮食产量占全省达66%,长三角“大粮仓”和能源保供稳供“大后方”作用更加凸显。
“十四五”时期,安徽省将持续大力推进皖北“四化同步”发展,加快推进皖北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大提升皖北中心城市能级,提升县城建设现代化水平,努力支撑皖北经济增长能够较大幅度高于全省,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开放引领赋能,闯出以市场聚合资本资源新路子
光刻胶是半导体产业、新型显示产业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关键材料。位于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的阜阳欣奕华材料科技公司研制投产国内第一条彩色光刻胶生产,去年在显示光刻胶领域的出货量突破1000吨,居国内领先地位,目前开始布局半导体光刻胶业务,积极进行核心技术攻关,努力争当光刻胶产业的排头兵,增强半导体和新型显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在创新中承接,在承接中创新。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作为我省大力推进的南北合作共建园区,坚持创新驱动、项目带动、开放合作,着力引进培育更多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绿色生态的新兴产业,目前园区落户企业264家,规上工业企业33家,其中包括7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皖北地区探索了一条坚持开放引领、广泛汇聚优质要素资源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加快新阶段皖北全面振兴步伐,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随着安徽自贸试验区扬帆启航,皖北地区拥有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这个高能级开放平台,更加突出开放引领赋能,以开放倒逼改革促进创新,持续深化投资、金融等领域开放创新,推进建设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带动辐射区,形成带动沿淮、辐射皖北的发展态势。突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核心功能,最大程度压缩企业开办时限,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集成”办理,创设产业协同创新资金,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成果落实落地,推动皖北地区对接国内外先进标准,大力营造法治化、透明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强化开放意识,突出开放引领,皖北地区正在闯出一条以市场聚合资本资源的新路子。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挂牌以来新增注册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同比增长94.5%;签约入驻项目76个,协议引资额达到640.82亿元。今年上半年,皖北地区省外投资超过10亿元以上项目同比增长65.7%,这一增速高于全省40.3个百分点。
让广大市场主体近者悦、远者来,皖北地区正在形成加快形成良好的发展“磁场”,加快新阶段皖北全面振兴,建设高质量现代化的“一极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