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分享到 0

让蓝天常驻 合肥荣登“蓝天百强城市”榜首

10月27日,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在“2021中国蓝天观察论坛”上发布了最新报告《大气中国2021: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报告显示,在纳入评分的168个重点城市中,合肥市跃升综合评分排名榜首。

作为“万亿俱乐部”的新成员,合肥在经济跑出“黑马速度”之时,绿色发展同样“抢眼”:1—9月全市空气质量整体较好,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7%,高于全省平均的84.6%,全市空气质量进一步好转,市民抬头可见“合肥蓝”成为常态。

合肥摘得“蓝天百强城市榜”桂冠

在本次论坛上发布了“2021年蓝天百强城市榜”,这是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已连续三年发布该榜单。与传统的空气质量城市排名不同,“蓝天百强城市榜”评估的是城市的三年滑动平均空气质量改善情况和政策措施,分别得到“成效分”和“努力分”,加总得到“综合评分”,旨在鼓励城市加大措施力度不断改善空气质量。

在纳入评分的168个重点城市中,合肥市摘得综合评分排名桂冠。报告显示:合肥、广州、深圳、北京、杭州等9个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大、措施力度夯,“成效分”和“努力分”都达到“好”等级,成为本年度榜单双优城市。

在综合评分20强城市中,广东省占7席,浙江省占6席。与上一年榜单相比,安徽省的城市进步明显,除合肥位列第一外,池州也跻身20强。

1—9月全市空气优良率达到85.7%

“排名”是一种数据结果,市民的直观感受才是最好印证:“秋高气爽,蓝天白云。”在许多市民的朋友圈中,这种与好天气的“合影”频频出现。

据从合肥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以来,全市空气质量进一步好转。1—9月全市空气质量整体较好,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7%,高于全省平均的84.6%,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市民抬头可见“合肥蓝”成为常态。

合肥生态环境局公布了最新空气质量数据:今年1—9月全市空气质量整体较好,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7%,高于全省平均的84.6%,全市空气质量进一步好转。

再细看各项数据,今年1—9月,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30.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4%,较2019年同期下降28.8%,两年平均下降15.6%;O3平均浓度为148.8微克/立方米,两年平均下降7.5%。六项空气质量指标中,PM10平均浓度同比上升较为明显,2021年1—9月PM10平均浓度为62.5微克/立方米,同比增长20.2%,但较2019年同期下降3.8%,两年平均下降1.9%。

实施新一轮空气质量提升行动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需要久久为功的坚持,努力的过程充满着默默无闻,但时间会证明一切。

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近年来合肥实施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开展攻坚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538个秋冬季攻坚项目全部完成,完成1566家涉气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分级,1月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和黄色预警共计7天,圆满完成秋冬季空气质量考核目标。全面开展秸秆禁烧,运用卫星遥感、铁塔视频24小时不间断监控,1-9月基本实现零火点。加强新生产车辆和在用车环保达标监管,查验新入户柴油货车2.39万台,累计路检、路查柴油车6.1万台。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登记信息2.28万条,核发环保标牌1.61万个。

下一步,合肥将继续提升空气环境质量,推动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实施新一轮空气质量提升行动,谋划实施一批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重大减排工程,推进生产和污染防治设施双电量监控、柴油货车门禁系统和餐饮油烟在线监测试点,严控秸秆禁烧,推进机动车及非道机械污染治理。做好合肥都市圈、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健全重污染天气分级分类科学管控的应对机制。

经济跑出“黑马姿势”绿色发展“表现抢眼”

近年来,合肥经济发展一路高歌猛进,2020年正式迈入“万亿时代”。从2010年到2020年,10年间,GDP增幅高达272%,合肥一度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城市。

在经济发展跑出“黑马姿势”之时,合肥推动实现全面绿色转型发展。

合肥最新公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显示:合肥市国内生产总值8206.66亿元,同比增长10.4%,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6和0.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5%,继续保持省内、省会城市,长三角城市领先。其中,今年前三季度,合肥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近6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均增长迅速。

经济发展与生态名城建设同频共振,“GDP”底色充满“绿意”。

当前合肥正在以创新为驱动,在战新产业上“花大力气”“做大文章”,“绿色发展”在合肥市不仅成为一种共识理念,更是一种生动实践,经济发展韧劲持续显现,高质量发展步伐铿锵有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