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时间的叙事里,30年前如昨日。
30年前,合肥城有了高新区,如今而立。
在关于成长的记忆里,30年前的合肥高新区,满眼稻田。
版图始于2.2平方公里,企业38家。如今幅员179平方公里,市场主体5万余个。
回顾合肥高新区30年,我们能收获了什么?哪些可以复制?
(图片由合肥高新区工委办授权发布)
一
1990年代都发生了什么?时间真快,竟然过去了30年。
日历翻回1991年3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决定继1988年批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之后,在各地已建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再选定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等26个开发区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这二十六分之一。
在这个叫高新区的特殊班级里,26名学生,有许多闪亮的名字,他们是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一个来自欠发达地区,名叫合肥高新区的同学坐在教室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很难获得更多关注。
30年前,合肥高新区没有一座像样的综合性医院,没有一所较为知名的学校,唯一一个大型超市还是建在长江西路边上。
30年前,穷学生不知道自己日后的样子。
少年爱写日记。
日记里的合肥高新区是这样的:
1988年,安徽省政府同意合肥市建立合肥科技工业园,这是合肥高新区的前身。
1990年,合肥科技工业园正式奠基。
1991年3月6日,合肥科技工业园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更名高新区,成为安徽省第一个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特区”。
1992年,园区完成拆迁,3个月内实现“五通一平”。2.2平方公里的版图从此拉开。
万燕电子、三洋洗衣机一批技术水平高、产业规模较大项目入驻,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
1995年,高新区进区企业395家,高新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积蓄起加快发展的动能。
1997年,被国家授予“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工业园区”称号。1998年,江泽民同志视察合肥高新区,并题写了“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名。
1999年,被批准为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高新区。
2000年,被国家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
2003年9月,在国家火炬计划实施15周年总结表彰大会上,合肥高新区荣获“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称号。高新区逐步形成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
2004年,在国家的第一次经济普查中,合肥高新区企业达到886家。
15年的日记里,少年记录了自己的成长,也记录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其实在老师眼里,与其他优等生相比,合肥高新区同学只是没掉队。
少年亦爱编规划。
2013年,《合肥中科智城概念规划》。
2013年,《合肥高新区供水、供电专项规划》。
2013年,《合肥高新区河道整治专项规划》。
2013年,《合肥高新区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2015年,《合肥高新区环卫设施专项规划》。
2017年,《合肥高新区王咀湖周边城市设计》。
2017年,《合肥高新区柏堰湖周边城市设计》。
2019年,《合肥高新区王咀湖综合景观提升规划设计》。
2019年,《合肥高新区“一山两湖”景观系统概念规划》。
2020年,《合肥高新区街道建设设计导则》。
2020年,《合肥高新区工业用地建筑风貌导则》。
2020年,《合肥高新区党群服务中心专项规划》。
2021年,《合肥高新区国土空间规划》。
2021年,《合肥高新区建成区片区更新专项规划》。
编这么多,你记不住的,但对它们对这30年的风华正茂不可或缺。它们是本末之辩里的本,它们是源流与嬗变里的源流,它们是主政者对本区域当下和未来的全局考量。
二
少年爱科技,物理成绩优异。
作为中国的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拥有中科大12个研究所,全国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38个重大装置当中有8个在合肥。这是一个科学家云集的城市,他们为合肥高新区最直接的智力支持。
官方叙事中,合肥西部的创新盛宴由中科大学子拉开大幕并持续推进,他们带着自己的科技成果,走进高新区。
1999年,中国科大博士生刘庆峰创办了科大讯飞。2001年入驻合肥高新区。2008年,科大讯飞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学生创业上市公司,并逐渐成长为亚太地区知名的人工智能企业。
借助科大讯飞的辐射作用,合肥高新区形成了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在这里崛起。集聚了科大讯飞、寒武纪、移远通信、芯智科技、华通信安、龙芯中科等一批龙头企业。截至2020年底,中国声谷入驻企业1024户、营业收入1060亿元,成功实现“双千目标”。
除了中国声谷,合肥高新区另一项黑科技是量子产业。辖区内一条著名的量子大道,显示这个城市对前沿科技的畅想和期待。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正式贯通、世界首台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悟源”、中国首款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司南”诞生于此。
2009年,又一批中科大师生带着实验室里的量子技术,入驻合肥高新区。在留学人员创业园的一个小办公室里,成立了国内第一家量子技术公司: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从此开启中国探索量子科技产业化的道路。
国盾量子的创业团队只有十余人,包括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的潘建伟及其学生彭承志、赵勇,以及刚从中国科大物理系毕业的几位学生。
2010年,公司参与建设全球首个规模化量子通信网络“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2013年,开始为世界首条千公里级别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提供量子产品和技术服务,最终实现”星地一体“广域保密通信网络建设。2016年,“墨子号”成功上天,首次在空间尺度验证已有百年历史的量子理论的真实性。2017年,全球首个基于半导体量子芯片的量子计算云平台在本源量子公司上线投用。2020年,国盾量子登陆科创板,成为中国量子科技第一股。
(图片由合肥高新区工委办授权发布)
三
30年后,少年有一份不一样的成绩单。
合肥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高速增长。200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只有117亿元。2009年突破400亿,2010年突破600亿,2011年突破1000亿,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工业总产值超千亿的高新区。在当时全国83家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升至第12名。
到“十二五”末的2015年,合肥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527亿元,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8名,跻身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
2020年,合肥高新区实现GDP达1101.3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365.8亿元、战新产业产值1075亿元、规上服务业营收491亿元、社消零32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9亿元,分别是“十二五”末的2.18倍、2.08倍、1.93倍、1.94倍、3.4倍和2.85倍,分别年均增长16.8%、15.8%、11.5%、14.2%、27.7%和23.3%。二三产比从77:23优化到57.7:42.3。市场主体总数达7.2万户,年均增长超过30%。自主培育上市企业34家,占全市的50%。
2020年,高新区GDP占合肥市GDP比重达10.96%,较“十二五”末提升2个百分点,全市经济首位度显著提升。
产业集群加速壮大,战新产业抢占价值链制高点。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十二五”末的50%提升至70%。
人工智能领域,先后获批首批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智能语音先进制造业集群等“金字招牌”,“中国声谷”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双双破千,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达70%,稳居全国行业龙头。
网络安全领域,先后获批国家级公共安全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安徽省网络与信息安全重大新兴产业基地,“中国安全谷”荣获全国首批6家“网络安全创新应用示范”基地。
集成电路领域,获批全国首家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占全市90%,诞生全国首家光刻机上市公司。
生物医药领域,获批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布局建设了离子医学中心、合肥大基因中心、中科合肥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院等高端平台。
量子信息领域,建设量子国家实验室、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等战略支撑平台,推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测量领域科研尖端成果在园区实现产业化,孵化培育全国首家量子领域上市公司、量子领域潜在独角兽企业。
传统优势产业迈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开展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工程,推动3000家企业实现“上云”,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超过200个,均占全市1/4。阳光电源入选首批国家级绿色工厂、获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格力引进家用新风系列空调、商用磁悬浮离心机等高端机型,惠而浦建成世界级制造标准工业4.0智能工厂,长安汽车合肥基地建成“智+”智慧工厂。
服务业不断增强,高技术服务业蓬勃发展。服务业连续五年保持高速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连年增加,园区三产服务业比重达44%,对经济增长贡献首次超过工业,高新区由工业化中期向以服务业主导的后工业发展阶段转变。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491亿元,其中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286亿元,总额均居全市第一。先后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
老师给出了2020年的成绩单,在同年级169名同学中,合肥高新区进入前十名。
(图片由合肥高新区工委办授权发布)
2021年2月,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公布2020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合肥高新区排名稳居第一方阵,在全国169家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连续七年位居前十名。(文:钱锦,图片由合肥高新区工委办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