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淮南师范学院和淮南市政协横向合作项目成果:《淮河(淮南)文化十五讲》正式出版发行。上午8:30,该书首发式暨淮河(淮南)文化研讨会在市政协一楼会议室举行。《十五讲》编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蔡宜骅、《十五讲》主编、淮南师范学院校长李琳琦、市政协副主席陈永多、市政协原副主席杨天标,市委宣传部、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专委会、市文旅局、市社科联、市党史地方志办公室、市文联等单位负责人,学校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科研处、文学与传播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全体作者、市政协文史专员代表、本书编撰委员会办公室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陈永多主持。
(图:淮南师范学院授权发布)
《十五讲》是淮南市与淮南师范学院合作的一项重点文化工程,由国家级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由李琳琦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历时一年半的时间共同编写完成,是学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
该书从广义文化的角度出发,起自上古,终于当代,广泛搜索各种历史文献资料及前沿研究成果,对淮南地区的文化现象进行了考察与整理,为全面认识淮河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注脚。其中既有对前人成果的总结,也有各位编者独到的创见,具有学术性、前瞻性;同时,又面向大众,叙述生动,随文配置插图,具有很高的普及性、可读性。
(图:淮南师范学院授权发布)
首发式上,《十五讲》执行主编方川介绍了《淮河(淮南)文化十五讲》编撰出版的历程。在主席台就座的各位领导向作者代表、文史专员代表、部分单位赠送了书籍。同时,举办了淮河(淮南)文化座谈研讨活动,先后有7位专家作专题发言。
在首发仪式上,李琳琦指出,淮南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资源,多彩的文化,傲立于淮河文化圈,并在某些层面引领着淮河文化的发展。要宣传、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遵循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针,从文旅融合发展的角度加快淮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转化。他强调,通过《十五讲》的编撰,市校双方应该开展紧密合作,从三方面入手将淮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转化推进到新阶段。一是赋能本土文化产品,为淮南文化产品做好宣传、推介以及场景应用。二是盘活本土文化资源,打造“名山、名水、名城、名人、名作”融合发展的新型文旅发展模式。三是凝练淮南文化精神,助力淮南精神文明建设。
蔡宜骅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对校地双方合作编撰《十五讲》给予了高度赞赏,对《十五讲》正式出版表示热烈祝贺。淮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讲好淮南故事是每一位淮南人的责任。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进一步加强淮河文化研究,充分挖掘其时代价值是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呼应和主动融入。他强调,研究淮河文化,要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淮南转型发展的增长点。今后,要在宣传推介上下功夫,扩大《淮河(淮南)文化十五讲》的社会影响力;在文旅融合发展上下功夫,助推淮南高质量发展;在深耕细研上下功夫,推动淮南淮河文化研究永葆活力。
(图:淮南师范学院授权发布)
(图:淮南师范学院授权发布)
淮南师范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高校,立足淮南,面向安徽,辐射全国,以“地方性、应用型、师范性、高水平”为办学定位,与淮南市建立了密切的校地合作关系。学校将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作为重要职责,与淮南市政协共建了成语典故研究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此次《淮河(淮南)文化十五讲》的出版发行,是学校服务地方的重要成果,是在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下,高校与地方合作的成功范例。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探索与地方合作的新方式、新路径,多领域加强与地方合作,为淮南城市转型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作者:张泽诚 图:淮南师范学院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