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分享到 0

长丰县:“三聚焦”提升劳动教育新高度

如何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如何让劳动教育在学校落地生根?近年来,长丰县依托地域特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深耕细作、扎实推进,“三聚焦”撬动劳动教育大文章,逐步生成了长丰县劳动教育的新态势。

聚焦课堂核心,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一是开足开齐劳动课程。积极推进劳动课程体系建设,劳动“进课表”“进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列入课程表,每周不少于1课时。中职学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设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方面的专题必修课不少于16课时。推动课堂教学与校园实践活动贯通融合,划分班级劳动实验区,以班级分工、小组合作的方式承担区域劳动,深化“课堂教学+劳动教育”实践,开展劳动实践教育,举办劳动教育等主题活动。

(图由长丰县教体局授权发布)

二是构建特色劳动课程体系。城镇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空间打造特色劳动教育。如开辟校园小花坛,进行种植劳动,将校内盆景花坛包干到班,开展劳动教育工作,成为特色亮点项目。乡村学校打造农场劳动教育品牌,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劳动教育育人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农场文化教育。此外,部分学校依托劳动实践基地培养生活技能,传承劳动传统文化。

(图由长丰县教体局授权发布)

三是推动劳育优质课程建设。长丰县北城实验小学依托“三园”开发农事劳作课程、劳动创意课程和快乐生活课程三个课程群。课程群涉及人文、科学、艺术、语言、道德、心理健康六大领域。从结构上看,每一个课程群由若干具体子课程组成,并以若干项目组块的形式予以实施。“农事劳作”是其中最具特色的课程群,下设“开心农事”“田野放歌”“快乐种植”“爱心分享”四个子课程模块,在四个子课程模块之下再开发“节气课程”等10多项课程。丰富、多元、体系化的新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将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达成育人目标提供丰富的载体和有力的依托。

(图由长丰县教体局授权发布)

聚焦教师成长,加强劳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选强配齐劳育教师。建立一支多来源、多学科组成的优秀劳动教育工作团队,为推进劳动教育工作提供师资保障。将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等作为指导劳动教育的骨干力量。在教学成果奖等评选表彰中,保证劳育教师占有一定比例。

二是提升劳育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专任教师专业能力和素养,增强全体教师的劳育意识和劳育能力。设立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培育劳动教育骨干团队。鼓励教师参与各类劳动教育研讨交流活动,支持申报和承接各级劳动教育研究课题。

聚焦活动载体,丰富劳动实践教育

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学校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活动之中。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每年设立“劳动教育宣传周”,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开展劳模报告会、工匠进校园等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组织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常态化开展“身边最美劳动者”专题宣传,让师生聆听劳模故事,观摩精湛技艺,感悟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图由长丰县教体局授权发布)

二是打造县域劳动教育典型。选定各教育阶段学校试点先行,为县域劳动活动实施提供范式样本。县直幼儿园让孩子们在“自己穿衣、吃饭、整理”等的劳动训练中锤炼劳动技能,形成劳动习惯;长师附小学生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入手,细化“佩戴清洗红领巾、系鞋带、掌握种植与采摘技能”等劳动清单;长丰县北城实验小学从“儿童习得劳动技能”入手,设计“玩转厨房电器、淘宝大集、我是田园小当家”等主题课程,引导学生们走进超市、农耕基地、工业基地,在实践探索中,感受劳动真知。各学校在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系统性和有效性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三是加强劳动社团建设。确保每个学校平均建有一个劳动社团,通过课后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特色劳动活动,保证全体在校生的参与度。

(图由长丰县教体局授权发布)

校内进课表课程,校外广泛实践。长丰县就如何促成劳动实践教育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相继开发了马郢劳动实践基地、哈雷·瑞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月亮湾生态农庄研学基地、海宝农耕园、草莓基地等平台,为劳动实践教育和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实现提供广阔的舞台空间,助力中小学劳动教育迈向新高度。(文:杨洁,图由长丰县教体局授权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