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8日中午,安徽理工大学一附院高新区分院当班护士李娜整理床铺时,发现一封压在被褥下的特殊来信。“谢谢医护姐姐!谢谢院长的关心帮助!谢谢大家的照顾、包容,给大家添麻烦了!”清晰工整的字迹、朴实真挚的言语,令医护人员们满心感动,一段暖心温情的回忆瞬时涌上心头。
信件的主人是人工智能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20-2班的学生陈家乐。由于脚部三度烫伤造成感染,陈家乐于4月24日送至一附院总院就诊治疗,同天返校在分院留观3天,并间隔换药护理。休养恢复的日子里,他与医院工作人员结下了深厚情谊。谈起陈家乐,安徽理工大学一附院高新区分院护士长柴虹脸上洋溢着止不住的笑意,“非常懂事礼貌、勤奋刻苦的孩子,还是他们专业第一名呢”。每次当她走近陈的身边时,总能瞧见他手捧书本、端坐在笔记本电脑前毫不懈怠的模样。为了尽可能让他“吃得饱,吃得好”,留观期间柴虹和护士李娜还特意将自己的早餐带给了他。安徽理工大学一附院高新区分院院长荣向霞也为陈家乐的这类情况操持奔忙着,“封校时期,待在医院的孩子尤其不易,所有我们能帮得上的自然要做到最好”。24日晚,荣向霞担心陈家乐的安排是否妥当又亲自前往看望,她反复叮咛,悉心指导,待观察点、床位安排妥当后才放心离去。胡秋实、李瑞、梁启弘三位轮班医生负责陈家乐的日常换药、照料,还专门请总院的国际造口师、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薛梅护士长给他处理伤口,医护人员每日查看陈家乐的情况,帮忙打水,网课时尽量为他营造相对安静的环境。医生、护士们的点滴行动,都被陈家乐记在心中,凝成了一封热切真挚的特殊来信。
在央视综艺节目《见字如面》中,一封封淳朴真诚的书信,打开了一个个鲜活炽热着的中国故事;而这封静“躺”在安徽理工大学一附院高新区分院病床上的信件,揭开了安徽理工大学一附院高新区分院医务工作者们静水流深、全情奉献的安理生活,也书写了安理学子心怀温暖、充满感恩的赤子情怀。所有细微之下都隐藏着春暖花开冰面破裂的巨响;所有阴霾之下都匿蔽着柳暗花明曦光重现的希望。安徽理工大学一附院高新区分院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守护者,更是师生健康的“强心剂”。
一份坚守
2022年,新冠疫情携着“倒春寒”悄悄潜入淮南。很快,“奥密克戎”已经偷袭了这座城市。很快,学校实行封闭管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安徽理工大学一附院高新区分院“招必应,应能战”,为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有效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自2022年2月18号春季开学以来,在总院的支持下,已开展了十一轮核酸检测,全力组织实施核酸检测工作。从时间安排、人员抽调、物资准备、机器调试到转运标本、数据上传等,依托总院抗击疫情宝贵经验,确保每个工作流程有组织、有计划地顺利进行,并安排专人负责。十一轮核酸检测共抽调医务人员600余人次,完成核酸检测累计35万余人次,检测结果全为阴性。同时,安徽理工大学一附院高新区分院暂停向社会开放接诊,全心为学校筑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
医院的工作具有特殊性,二十四小时不停运转需要医务人员轮流值班。轮班工作的同志能逢一个周末下班、休班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啊!他们也许早就筹划了如何与家人共度这个难得的周末。但是,作为战士,有战斗就不能下战场;作为医务工作者,有疫情就不能离开医院。他们放弃了休息时间,选择做逆行的“孤勇者”。“坚持就是胜利!”面对疫情和防疫的双重压力,安徽理工大学一附院高新区分院院长荣向霞常鼓励医院的工作人员:“我们身为医务人员,越是关键时刻,越要挑起担子,作为学校3万多名师生员工的守护者,我们更要在疫情特殊时期全力做好师生员工的医疗保障服务。”
现在,安徽理工大学一附院高新区分院有40余名医务人员坚守在工作岗位,眼科、耳鼻喉科、骨科、口腔科、普外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皮肤科、急诊内科、急诊外科等门诊均正常开诊,检验科、放射科、CT室、B超室、药房、收费处等医技科室为临床各科室做好配套服务。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冬春季节的呼吸道疾病等发病率比较高,校园封闭管理期间,师生不能出校,就诊人数更多。这些医务人员承担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也承担了感染疾病的风险。截至现在,安徽理工大学一附院高新区分院就诊人数平均150人/天,高峰时期达到近200人/天,发热患者需要隔离照看、定期上门做核酸检测;急诊救治和向总院转诊患者时有发生;从总院接回诊治后的患者、从属地隔离点接回解除隔离的师生,指导并参加校内学生的核酸采集工作……诸多繁重的工作,没有让一个人退缩。
4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了“校医院卫士群”,展现了医者“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和一附院“崇德、仁爱、精诚、拓新”的优良传统。
躬身奉献
特殊情况下的校园封闭管理,师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也易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安徽理工大学一附院高新区分院医务人员以更热情的服务态度对待患病师生,克服重重困难,尽量满足师生的医疗需求。“疫情全面封闭管理,有很多需要注射狂犬疫苗的师生,面对拖不得的疫苗,如何让患者顺利完成注射成为我们所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荣向霞说,学校周边二类苗的疫苗接种点只有一附院西区和三河乡卫生院,而且疫苗又需要低温保存等条件,对疫苗的流通注射要求也极其严格,校内师生出不去,校外人员进不来,疫情所迫,安徽理工大学一附院高新区分院医护人员利用自己私家车,通过冷藏箱来运送疫苗,为校内师生实现顺利疫苗接种。目前已有23名学生在校医院的精心安排下,有序按照批次接种狂犬疫苗针剂。
保证学生疫苗接种
校内还存在很多需要长期服用特殊药品的患者或突发疾病需要特效药的患者,校内并没有专效治疗的药物,但是患者的药等不得,患者的病拖不得,安徽理工大学一附院高新区分院肩负着进药的使命,需要用最快的速度为患者们备好专治药。医院安排药房工作人员负责登统校内老师需要的特殊药品,通过总院千方百计联系医药公司寻药、购药,再想尽办法将药物送进学校。医院进药单上密密麻麻的药品,足足有一百余种,为做好医疗保障,安徽理工大学一附院高新区分院医护人员们所做的努力令人动容。
专家坐诊保障师生基本医疗需求
此外,单在4月份,安徽理工大学一附院高新区分院就承担了多起学生骨折手术的治疗工作。在二楼的病房区,因骨折受伤的21级材料院研究生刘莹莹告诉笔者,4月2号,她在封控期间骨折后来到安徽理工大学一附院高新区分院治疗,在4月7号安徽理工大学一附院高新区分院派救护车将她转送到了总院,进行手术治疗,4月12号从总院回来后便一直在安徽理工大学一附院高新区分院进行住院观察和隔离,医护人员们会定期来查看她的伤情和进行核酸采样,医院无微不至的照料让她很是安心,她告诉笔者,到5月7号就可以进行复查了。18级土木院本科生陈杰,打球时骨折,住在安徽理工大学一附院高新区分院,4月18日在医护人员陪同下到总院做完手术,回来后在安徽理工大学一附院高新区分院隔离治疗了十五天之后,康复出院。
当疫情袭来,安徽理工大学一附院高新区分院的白衣战士们勇毅前行,和一附院的战友们一起奋战在抗疫的第一线。在疫情面前、在危险时刻选择坚守岗位,忘记个人安危,怀着对亲人愧疚投入抗疫一线!脱下防护服,她们也是女儿、妻子、母亲。当家乡需要她们,当学校需要她们,当患者需要她们的时候,她们吻别睡梦中的孩子,安慰不舍的爱人,穿上战袍,以严谨的态度、精湛的技术服务患者,以满腔的热情、勤奋的工作抗击疫情、维护生命、减轻病痛、促进健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发扬“铁肩担道义、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凝聚起强大的合力,坚决执行各项卫生法规和疫情防控要求,牢牢守住疫情防控底线,广大的市民和安理师生,铭记着一附院医护人员守护校园健康安全的伟大精神,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对医务工作者的感激。
时间回溯到2020年9月7日,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区分院开诊。设置有急诊内科、急诊外科,彩超室、DR室、化验室、采血处等医技科室和门诊部、挂号收费处、药房等科室同步运行。自此,学校师生一般常见性疾病均可就近就便到校医院就诊,解决了校区搬迁后困扰师生看病难问题,全体医护人员为师生们提供全天候医疗保健服务。如今,安徽理工大学一附院高新区分院默默陪伴全校师生已经走过快2年的时光。2021年10月16日,学校第一附院正式揭牌,12月12日上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区分院全面对外开诊仪式隆重举行,标志着校院实质性融合发展、高新区医疗卫生建设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图文/施培松、夏欣然、陈子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