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分享到 0

体教融合如何发挥“1+1>2”效应?

瞄准、射击,10环;继续瞄准、射击……5月16日下午6时,在亳州市体校激光射击训练室,亳州市第一小学六年级学生武唐一正在专注地训练,在其他场馆,跆拳道、拳击、武术、体操等项目的小运动员们,也在热火朝天地训练。

“以前,家长总担心课外体育活动会影响孩子文化课成绩,还担心接送等问题。”亳州市体校副校长张龙龙介绍说,体教融合是个难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学校由于过多考虑升学压力而对学生体育锻炼认识不足,导致体育课经常被占用。

2020年12月,亳州市体校与邻近的亳州三十一中、第一小学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互相选派人员挂任副校长,探索通过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促互补,共同推动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体校的文化课由两所合作学校承担,学校体育项目的专业训练、参赛准备由体校承担。”亳州市教育部门负责人说,该市体校在三县一区布局青少年项目训练点,并派驻教练指导训练。

“出了校门就是体校,我每天写完作业就来训练。”武唐一说,他是体校招收的首批学员,去年在全省比赛中取得了良好成绩。由于时间安排合理,练习射击不仅没有影响武唐一的文化课,还让她更专注、更细心了,成绩一直稳定在班级前列。

练习竞走的杨言旭是亳州三十一中九年级学生,他不用出校门就可以在学校操场上接受体校教练的训练。

“参加竞走训练快一年了,身体素质比以前强多了。”杨言旭说。学生家长孙梦媛告诉记者,她的孩子自从练习体操后,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了,学习上的畏难情绪也明显得到克服。

传统学校在抓文化学习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体育锻炼;体校在抓运动员训练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人文和科学素质教育,致力培养“有头脑”的运动员。

“你这次小考成绩怎么样?”亳州市体校激光射击教练程文君对一位小运动员说。射击训练开始之前,他贴心询问这位小运动员的学习情况。

在探索体校与普通学校联合办学工作中,小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状态成为教练员的考核内容之一。在日常体育训练中,教练员要对成绩退步的学生进行谈话提醒,若出现连续成绩退步的情况,则要暂停训练,待文化课成绩提高后再恢复训练。

亳州市三十一中副校长、挂职市体校副校长的李影介绍,开展体校与普通学校联合办学后,体校丰富的运动器材、专业的体育教练为体教融合提供了重要条件。在体校的帮助下,三十一中附属幼儿园成功创建了国家级手球特色学校;三十一中七、八、九年级各设立1个体育特长生班,体教融合推动了体育技能进步、学生体质增强,促进了德技相长、齐头并进,有效地发挥出“1+1>2”的效应。

“我们积极拓展体教融合模式,目前,在三十三中、亳州学院附属学校等学校均开展了这类合作项目,由专业教练员参与中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通过开设体育特色课程,从中发现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张龙龙说道,亳州市通过加快体教融合步伐,积极调整项目布局,将体校本部作为赛前集训机构和业余训练中心,将三县一区21个青少年项目训练点作为校外训练点,建立了以体校为龙头、县区为主干、训练单位为支撑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亳州市充分发挥体校的龙头作用,保障学生充分的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县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建设,体育特长生、尖子生不断涌现。

“体育在‘五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从家长到学校开始形成一种共识:体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亳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将深入探索体校融合模式,筹建“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计划整合9所田径传统项目学校、3所手球传统项目学校的教学资源,加强优秀体育人才培养,努力向省和国家体育专业队输送更多优秀人才,从而实现竞技体育、教育教学的双促进、双丰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