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合肥谷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安徽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青少年关爱基地、安徽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的指导与安徽省气象局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了节气24堂课公益项目——大暑节气课程。
结合大暑节气特征,合肥谷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滨湖校区、瑶海区嘉山路街道三角线社区、瑶海家园社会工作事务所组织了27名7至15岁青少年儿童(其中部分为残障家庭儿童或残障儿童),走进安徽省气象局,开展了大暑气象科学类实践课程,在实践中了解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零距离感受气象科技的进步,让气象科学的种子根植孩子们的心中。
在省气象局,专业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参观了自动雨量站、风速风向仪、传感器、测温器、多普勒天气雷达塔楼等,给孩子们介绍了气象观测要素与观测仪器的使用。气象主持人许歆明给孩子们普及了大暑节气气象知识,带领孩子们亲身体验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并组织孩子们走进录播室体验现场播报,过了一把“气象小主播”的瘾,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风云变幻”,探究“观云测雨”的秘密。
在活动室,合肥谷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志愿者、语文高级教师李琳给孩子们讲解了诗人白居易的《消暑》诗和曾几的《大暑》诗,与孩子们一起探讨古人是如何消暑的,并告诫孩子们珍惜现在的光阴。合肥谷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汪虹老师与孩子们交流大暑节气“三候”,引导孩子们注意观察自然,多体验生活,积极思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做生活的有心人和生命的思考者。
“节气24堂课”公益项目自7月初小暑节气启动以来,受到了广大青少年学生及家长的充分认可,社会反响良好。安徽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金会项目部部长、合肥市民俗学会理事苏长兵说,“二十四节气”在2016年就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结合二十四节气特征,创造机会让青少年学生走进气象局等科普基地,实地感受和学习科学知识,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与探索,会很好地推动青少年学生关注二十四节气,重视身边的气候与节气变化,从而了解、热爱和传承“二十四节气”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智慧,提升科学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据悉,该公益项目系列课程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围绕青少年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自然教育、劳动教育、美育教育、诗词教育、科学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等方面精心研发设计而成。(图文/汪虹、王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