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以北20公里的许村镇,地处黄山主脉箬岭南麓,是典型的徽州古村落集成地,依山傍水,四面环山。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迹成群。
近年来,许村镇聚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相结合,不断拓展非遗传播面,丰富旅游产品内容。在旅游景区、休闲街区中“植入”非遗项目展示、展演,着力提升非遗文化体验,探索出“非遗+旅游”“非遗+表演”“非遗+乡村振兴”的文旅融合新路子。2020年许村镇顺利入选“中国摄影艺术乡村”援乡计划,歙县县委、歙县人民政府与《中国摄影》杂志社开启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联合主办“品味歙县•自在乡村”全国摄影大展暨“中国摄影艺术乡村”许村摄影季活动,2020年、2021年连续两届的摄影季均已完美收官,来自中央和省、市的10余家主流媒体均给予特别报道。创新性文旅融合新热潮带来更加精彩多元的文旅生活新体验,以许村为样本的“艺术乡建”活动广受关注。
传承+创新,文化“活”起来。一是深挖民俗文化。优秀的民俗文化其涵养人、塑造人、提升人的作用显而易见,游客可以从艺术、风情等方面享受知识和美的熏陶,既满足新奇又提高旅游兴趣。“金村刀、湾里龙、塘头花六份世世穷、三更半夜嬉灯笼”,这句俗语形象地概括了许村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情形。正月十五的花灯不单是“大刀灯”,各祠各户都要提前准备好排灯、长钱灯、花灯、伞灯、鱼灯、旱船等灯种,花样之多,令人目不暇接。造型各异的花灯齐齐登场,“神仙打架”的热闹场面极为有趣。如,个中的长钱灯,十二盏一串,用长竹竿串联挂起,代表了一年中的十二个月,岁有十二月,月月成诗韵。
二是盘活非遗资源。先后培育扶持了“大刀灯”“板凳龙”“端午锦”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繁荣。“大刀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许村人民为缅怀先祖唐代忠义公许远衍生而成。大刀刀身10米重300多斤,小刀3.5米,十几个壮汉舞起,四个长钱、八把小刀、锣鼓打前助威,蔚为壮观,是为徽州一绝,全国仅有。“大刀灯”常受邀重大民俗活动,2015年登上央视和东方卫视,2016年受邀参加黄山黎阳旅游文化艺术节赢得国际友人盛赞,并亮相安徽卫视《百家姓许姓》栏目现场,2017年作为歙县代表赴黄山市参加第三届全国非遗技艺大展,表现出彩。连续参加了第十三、十四、十五届徽州民俗文化艺术节,广大摄影爱好者和观众近距离领略了其独有的文化魅力,反响热烈。“板登龙”,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黄山市政府举办的“文化长廊杯”龙狮齐舞庆盛世展演中被黄山市市委宣传部授予“最佳创意奖”,而后在黄山黎阳旅游文化艺术节、徽州民俗文化艺术节及平遥古城、阆中古城、徽州古城和安居古城“四大古城”联盟文化艺术节等重大活动中都有不俗表现。“端午锦”,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品味歙县•自在乡村”全国摄影大展暨中国摄影艺术乡村许村摄影季启动仪式上崭露头角,圈粉无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央视13套都留下了“端午锦”的唯美镜头。
除此之外,许村镇结合该镇实际,还精心策划组织了非遗进乡贤馆、非遗进校园等多项活动,并与非遗传承人、企业等联合进行文创产品研发。如今,许村非遗的每一次精彩亮相,既是许村人民对传承之美、技艺之美、匠心之美的再认知,也是感悟历史文化脉络、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传承是非遗的生命,传承人是非遗的生命线,培养非遗传承人至关重要。许村镇政府将非遗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非遗工作一项重点任务来抓,大力培养新生代非遗传承力量,逐步改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提高非遗传承人的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目前,许村镇已经初步建立起省级、市级和县级三级非遗传承保护网络体系,代表性传承人7人,传承基地1个,非遗展示及制作工坊2处。
观赏+体验,旅游“热”起来。随着全域旅游战略的实施,许村镇依托本地人文、资源优势,“大刀灯”、“端午锦”的绘制技艺等逐步走进景区,走入游客的视野。一是以服务带开发。“乡贤馆”和“端午锦展示馆”落地,进一步拉近了与非遗的距离,为非遗融入日常生活搭建了新的宣传平台,成为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沉浸式”文化体验和休闲观赏的综合性场所,实现非遗的商品化、文创化、功能化,取得非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同时,仪耘小学、政德教育基地、摄影艺术中心的改造提升,促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拓展旅游者新的文化消费场景,助力非遗为旅游赋能,成为触手可及的游玩新风尚。二是以示范树品牌。围绕现有的三大非遗项目,以保护文化生态为基础,分类分级捋清发展思路。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文旅结亲”、宣传推介、艺术交流等方式,让旅游体验有温度、有历史、有故事、有韵味,全力打造区域特色非遗品牌,扩大非遗影响力。
古老的传承成为今天的时尚,朴素的匠人成为更多年轻人的榜样,许村镇把关于本地非遗的探索与尝试“搬到”旅游产业中来,“碰撞”出不同的“火花”,“聚沙成塔”老树开新花,绽放出新时代文化的新生活力。(图文/唐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