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长三角三省一市各地经济“半年报”陆续出炉,沪苏浙皖稳住了发展基本盘,依旧是我国最重要的发展引擎之一。
面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长三角地区能从容应对,得益于近4年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加速推进。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三省一市相互赋能,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合作,已取得喜人成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打破了行政壁垒,各种要素会在更大的范围内加速流动,并在这一过程中破圈、重组、进化,产生一体化的溢价。
空间重构 要素加速流动
变化首先表现在路程计算上。不知不觉间,在长三角,衡量路程的单位不是米、千米,而变成了分钟、小时,时间距离替代了空间距离,时空被大幅度压缩。
“从上海青浦到江苏吴江,已经从40分钟缩短到了5分钟。”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元荡路上,一位当地人这样描述两地间的距离。2020年9月底竣工时,元荡路的名字还叫做东航路-康力大道,从这个长长的名字可以看出这条道路的发展历史,东航路和康力大道是两条分别位于青浦和吴江的道路,打通后成为示范区成立后打通的首条省际断头路。元荡路的故事只是一个开始,几年间,姚杨-叶新公路等一批省际断头路被打通。
“未来,示范区相邻组团之间30分钟可达,至虹桥枢纽45分钟可达。”在沪苏嘉城际铁路的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介绍。7月13日,沪苏嘉城际铁路上海段、江苏段、浙江段宣布开工建设,串联起虹桥商务区、青浦新城、环淀山湖创新核、西岑科创中心、水乡客厅、祥符荡创新绿谷、吴江高铁科创新城等核心功能区,实现重要功能节点间30分钟可达。沪苏嘉城际铁路只是一个缩影,至2021年底,长三角高铁营业里程超6500公里,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间基本实现城际客运高频次1~1.5小时快速通达。
时空的压缩使得客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经济要素加速流动,聚集效应彻底打破了以往的行政壁垒,一种更富有想象力的空间格局正在形成。
“我们这里距离上海虹桥站23分钟,准确地说,我们就在大虹桥。”苏州市相城区的一位政府人员说话底气很足。
从去年开始,“大虹桥”建设主体从上海一家变成三省一市共建,目标定位从过去的“虹桥商务区”提升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已经由上海一地的实践上升为长三角共同推进,由上海的虹桥提升为长三角的虹桥、世界的虹桥。“一核两带”功能布局犹如一张蓄势待发的“弯弓”,居于中心位置的虹桥商务区是其“动力核”,将长三角乃至更广腹地的发展动能和开放势能汇聚于此、辐射而出。
制度打通 效率持续提升
前不久,在上海轨交11号线江苏省昆山市光明路站出站口,从上海下班赶回花桥家中的余先生打开“鹿路通”App,向工作人员出示在上海的核酸检测报告。“以往,在哪做的就要打开哪个城市的App,每天来回切换费时费力,现在互查互认,方便多了。”余先生说。近期,长三角三省一市核酸检测数据已率先打通,有力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长三角区域往来交流。
长三角核酸检测数据能率先打通,和三省一市在数据协同上的长期合作制度密不可分。2020年初,长三角地区不少城市推出了本地版的健康码,一开始,各地健康码“各自为政”,但这一情况很快得到改善。2020年3月26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长三角“健康码”互认通用机制落实工作的通知》,上海“随申码”、江苏“苏康码”、浙江“健康码”、安徽“安康码”实现业务互认及数据共享。
打破“看不见的壁垒”,会出现矛盾与冲突,但当各方充分表达了想法,求同存异,达成共识后,形成模板和制度,效率反而更高。
在沪苏嘉城际铁路的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提到,以往一条铁路从规划到开工都要三四年的时间,沪苏嘉城际铁路只用了1年左右,这是从来没有过的。“项目的背后是一体化制度创新的有力支撑,沪苏嘉城际铁路是示范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的探索实践,实现了全线系统制式、技术标准、建设时序、贯通运营‘四个统一’。”示范区执委会生态和规划建设部部长刘锋点出了其中的奥妙。
一个制度成熟了,由点及面,往后便势如破竹。近3年,示范区聚焦“一厅三片”和生态保护、互联互通、产业创新、公共服务4个重点领域,100多个重大项目持续推进,累计推出88项具有开创性的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其中38项在长三角和全国复制推广。
制度让老百姓得实惠。2018年9月,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开通,长三角地区8个试点统筹区接入。之后试点不断扩大,目前41个城市实现医保“一卡通”。截至今年7月底,门诊直接结算总量超988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26亿元。今年1月,《长三角三省一市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项目支付目录(2021版)设施(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已印发。今年7月,示范区共同富裕实施方案正式印发,示范区将共同打造六大跨省域共同富裕范例,为长三角地区以及全国跨省域促进共同富裕进行探路和示范。
互融共赢 红利逐步释放
8月12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和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联合向港商推介,现场有40多名港商饶有兴趣地了解长三角一体化的最新进展,不时提问。“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要面向全世界推介。”示范区执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长三角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各扬所长、握指成拳,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竞争力从何而来?从一家企业可以看出端倪。2004年,上美帆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董事长时立宪和几个合伙人在沪苏交界的水域投资创业,但是公司发展并不顺利,最艰难的时候,合伙人纷纷撤资,时立宪不得不卖掉上海市区的房子以解燃眉之急。
时立宪说:“一体化示范区成立后,原先堵塞河道的水葫芦逐渐消失、水环境明显改善,这与省际毗邻地区开展水葫芦联合整治直接相关;元荡湖上原本用毛竹和网片的隔成的网障被拆除,这扩大了俱乐部的发展空间;长三角‘一网通办’上线后,跨省的公司注册手续好办多了……”
种种变化让时立宪又充满了创业激情,申请加入示范区开发者大会和开发者联盟。在联盟中,他找到了合作伙伴——同济大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双方计划在零碳项目上合作研究。
一体化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并推动科技创新协同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这让企业实实在在收获了市场红利。
这些年,长三角的企业家们发现,由一体化带来的经济地理的重塑,已经激发出两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种是地理位置集中、跨行业的开发者联盟模式。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开发者大会和开发者联盟提供的是一种新的合作模式: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由企业和社会机构为示范区赋能,让更多的开发者成为示范区建设的强力推进器。如今,“强力推进器”已经发挥作用。比如,中国三峡集团牵头编制示范区水生态环境治理实施方案、示范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与实施方案,与长新公司合资成立水乡客厅公司,着力推进水乡客厅重点项目,打造一体化建设新模式。比如,华为公司投资近160亿元建设青浦研发中心项目,预计2023年底左右整体交付,建成后将成为示范区创新经济新高地的重大标志性项目。
另一种是行业集中、跨区域的产业链联盟模式。目前长三角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超导、软件和信息服务、数字健康、人工智能等一批产业链联盟已投入实质性运转。产业联盟的成立,不仅让长三角成立了一个跨区域的新的组织模式,也发挥了长三角人才富集、制造业发达、科研机构活跃、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
打破行政界限约束、促进要素有序流动,带来的是可见的效率提升和融通共赢。这一点,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已经被反复证明。连接可以促进融合,融合又可以撬动聚变,聚变再释放红利——长三角,这片中国的富庶之地,为我们理解时代、引领时代提供着范例。(解放日报记者 陈抒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