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位于长江中下游,是长三角腹地,也是农业、科技大省。如今的安徽,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实现跨越式发展。9月12日,央视新闻联播片尾《大美中国》聚焦安徽12大美景,中国声谷位列第8。
砥砺十年 产业发展“声”名远扬
近年来,合肥市依托产业和科研优势,经济迎来飞速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社会民生不断改善。从“万亿城市”到“新一线”,从“科技之都”到“最牛风投城市”,合肥这座有着3000年悠久文化的城市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成为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一匹“黑马”。
曾经名不经传的合肥,因科技而兴、因创新而进,创新已经成为合肥最大标识、最大动能和最大潜力。
据《科技日报》报道,2021年合肥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经突破815亿元,增速超20%,而其中智能语音产业规模突破185亿元,占全国智能语音产业总产值的64.9%,合肥已经在智能语音产业领先全国。而说起“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就会让人想到合肥这座城市的新地标、新名片——中国声谷。
合肥智能语音产业基地正是依托“中国声谷”而建。作为部(工信部)省(安徽省)合作高规格共同推进的重点项目“中国声谷”,旨在助力合肥打造成为全国智能语音领域产业发展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声谷的发展近年来不负众望,已先后助推合肥市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入选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合肥获批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再到安徽省合肥市智能语音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以中国声谷为依托的产业发展已经进入爆发阶段。
此外,去年7月19日,安徽省政府官网正式发布《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中国声谷创新发展若干政策和中国声谷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推动安徽省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发展。紧接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在长江沿线重点建设中国声谷。至此,中国声谷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
下一步,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强化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中国声谷将携手园区企业创造更多竞争优势。
握指成拳 构建产业新风景
新时代下,中国声谷进一步发挥创新优势,持续推动城市发展,握指成拳构建产业新风景。
这十年,在部省合作机制及领导小组的推进之下,中国声谷准确把握产业发展的每一次机遇,摸索出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依托安徽省政府量身定制出台的专项政策,形成创新技术与优质企业的集聚浪潮。
集聚赋能占据发展主动权。截至2021年底,中国声谷入驻企业总数达1423家,集聚了一批如科大讯飞、华米科技、金山软件、龙芯中科、四维图新等龙头企业,培育了一批批如推想医疗、中科类脑等多个独角兽企业,在智能语音、人工智能、信创等多个产业建立领先优势,积累了具备产业化条件的科研成果,在产业赛道上抢占创新和发展主动权,形成了产业特色明显、技术领先、配套齐全、辐射全国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平台战略塑造产业新优势。搭平台建生态,中国声谷形成了覆盖智能语音、类脑智能、智能写作等成熟的技术开放平台,以及产销一条线的制造中心、线上线下营销平台、适配中心等产业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声谷成长的产业平台展现出蓬勃昂扬的生命力,助力园区企业解决从“想出来”到“做出来”到“卖出去”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为企业打造完整的人工智能产品生态链,真正实现了产销一体,成为中国声谷完善“AI(人工智能)+AK(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态链的最优支撑。
拓展布局建立产业内延链。以合肥高新区为核心承载区,中国声谷以中国声谷·经开信创产业园、中国声谷·庐阳大数据产业园、中国声谷·蜀山数字经济产业园、中国声谷·双凤基地为产业发展联动区,构建“一个核心承载区+若干个联动发展区”的“1+N”发展格局,进一步推动关联产业和要素集聚,实现平台共建、品牌共用、政策共享。“十四五”时期,中国声谷将锚定5000亿元产值目标冲刺,通过“一核多园”战略,向安徽全省拓展,助推产业提质增量,打造世界级产业地标。(图文/黄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