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消息,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春节假日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为时7天的春节假期正式画上句号。作为疫情后的首个长假,今年春节“黄金周”在一开始就被赋予了多个维度上的新期待。就文旅市场而言,春节假期的表现对于稳定行业发展预期和信心至关重要。现在来看,国内出游人数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近9成,旅游收入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成以上,交上了一份强劲复苏的答卷,也可以说成为疫后经济复苏的“开门红”。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这个春节假期中,消费市场的复苏态势是有目共睹的。文旅、交通、餐饮、电影等都在全线回暖,朝着人们心目中熟悉的春节场景加速迈进。如截至1月27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超7.8亿人次;截至1月27日23点28分,2023年春节档期总票房67.60亿,位列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榜第二位。
这些综合表现,毫无疑问是人们所期待的春节流动、消费盛景。它们的回归、再现,为整个消费经济的复苏注入了信心。
春节期间,全国人气、商气、烟火气的加速回归也表明,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依然是可期的。在此之前,春节“黄金周”的市场表现到底如何,会不会出现期待中的“报复性消费”,大家都在观望。现在,这一切已然有了较乐观的答案。
当然,也得看到,春节文旅市场包括整个消费经济的复苏,放在整个疫后经济发展的大局中,仍只是其中的重要一步。要持续推动消费复苏,帮助市场主体和消费者恢复信心与预期,还需要更多的外部引导和细水长流式的服务。事实上,这次春节期间,文旅市场的表现,也离不开一系列惠民措施的“刺激”。
如各地相继出台景区门票减免或打折、发放文化和旅游消费券等惠民利民政策措施。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免费开放A级旅游景区1281家,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9%,其中62家5A级旅游景区实行免票。
这些实际行动表明,消费复苏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在大的层面顺应人们的消费期待,解除一些不合理的限制,也要在具体的消费服务、引导上有更多的牵引。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说消费市场的复苏是朝着人们所熟悉的节奏演变,但并不意味着一切是“照旧”。可以说,顺应好恢复阶段的文旅消费新变化、新趋势,是推动文旅市场持续回暖必须重视的一环。
如这个春节假期中,除了一些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受到追捧,一些并非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小透明”地方,也获得了游客的青睐。并且,这一变化在之前就有迹可循。如去年十一期间,就出现了“反向旅游”的现象,不少人选择冷门目的地、打卡非旅游城市。
这一新的趋势,一方面预示着国内旅游正在打开新的增量市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游客对旅游产品的个性化、品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游艇出海、夜游赏灯、看灯光秀、滑雪运动等也成为新的热门文旅消费选择。游客变得越来越“会玩”,是这个春节旅游消费市场反映出来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也必然要求旅游行业在丰富旅游产品、创新旅游消费场景等方面,应更好满足游客的新期待和新需求。
春节“黄金周”,既是消费需求释放之旅,也是消费发展的信心恢复之旅;既有熟悉的“热闹”的回归,也不乏新的变化的浮现。它是观察疫后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窗口,其中所展现出来的变与不变,值得政府部门、市场主体细细“品味”,以从中总结好经验、启示,为共同做好疫后消费复苏这篇大文章凝聚更多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