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分享到 0

“3600年前的家”将在合肥展示 夏代民宅搬迁至省博物院,待修复后将完整展出

近日,备受关注的肥西三官庙遗址上的两座“红烧土房”正式搬迁至安徽博物院。接下来,安徽博物院将联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一同对这两座夏代民宅进行修复。同时,安徽博物院将在院外另建一处展厅进行永久展示。25日起,已经打包好的6个箱体将开始进行钢化玻璃封护。

搬迁启用250吨吊车

5月20日下午3点,一辆大吊车驶入三官庙遗址现场。在19日已经做好全部打包工作的两座夏代红烧土房子正在等待搬迁。21日凌晨,5辆拉着文物的平板车慢慢驶入安徽博物院,夏代红烧土房正式入驻。

据了解,为了保障吊装和运输的安全,19日下午,现场工作人员就开始对进出道路进行平整,铺设钢板,吊车要做好吊装平台。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科研室主任姚政权博士介绍:“为了保险,现场采用了250吨的吊车。博物院因为起吊半径相对小,场地条件受限,卸车用的是一百多吨的吊车。”

21日凌晨,6个箱体在博物院南门旁边的停车场卸装。“25日左右还要在箱体外用玻璃钢整体封护一下,避免风吹日晒对房址的破坏。”据姚政权介绍,因为目前的木头箱体经不住风吹日晒,“雨能顺着木板缝隙漏进去,虽然箱体里面也有层层保护,但还是有风险,一般是在箱子外面用帆布、彩条布等进行遮盖。但彩条布容易老化,所以在箱体外面用玻璃钢整体封起来。”

姚博士表示,正式和市民见面的时间,要看展陈设计方案、相关程序、实施工期等。

从住宅演变历史反映人类文明变迁

为了引江济淮工程建设的需要,经专家组充分的论证,引江济淮工程发掘的三官庙遗址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两座红烧土房正式整体搬迁至安徽省博物院,后期将永久展示。

安徽省考古所三官庙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秦让平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搬迁过程中文物不受到破坏,在此前的打包过程中,文物专家用一些化学的药品来给它加固,“包装的时候外面要加一些别的材料支撑,为了避免土和其他材料直接接触和防止它破碎。”

姚政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房子对中国人来说是个永恒的话题,衣食住行,住是中国人永远的情怀。住宅的发展历史实际上也是文明不断演进的历史,从早期的穴居到后来的住房,到现在的高楼大厦,实际上房屋建筑史的演变也是人类文明演变的一个侧面的反映。”

加强遗址保护利用,安徽省文物局决定把三官庙遗址的两处夏代房址进行整体切割,运到安徽博物院进行保护展示。安徽博物院保管部主任徐大珍甚至想到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作为展示主题——“3600年前的家”。

秦让平介绍,未来围绕三官庙遗址人骨、植物遗存,将深入开展多学科研究,为进一步精确划定遗址所处时间,研究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等提供依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