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分享到 0

安徽乡村振兴:拿过接力棒 跑好接力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压舱石’。”

“实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打造百亿级产值龙头企业、千亿级产值农业产业化集群。”

“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进一步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激发强劲内生动力。”……

在今年的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乡村振兴被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广泛热议。

安徽省阜阳界首市邴集乡大董村村民西瓜喜获丰收。

多年来,“脱贫攻坚”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汇,而今年发现了一些新表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决策层看来,乡村振兴已不仅仅是促民生的重要发力点,也将是下一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施政方向。

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今年的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省4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十三五”期间,安徽省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那么,新发展阶段,如何交接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棒”?成了摆在全省面前的新课题。

有出题,就有作答。

从“脱贫攻坚”迈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工作重心是不是意味着脱贫攻坚工作结束了?在安徽省人大代表、泾县大宁村村委会主任汤三叶看来,显然不是,要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思想不乱,干劲不减。”

茶园带来好收益,茶农日子越过越好。

汤三叶认为,这种衔接不是原有扶贫政策在时间跨度上的重复和延续,而是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

泾县大宁村紧邻青弋江,村里种植的大面积露地蔬菜是村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活来源。2014年,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151户246人,2020年全部实现脱贫。

“看似一个阶段任务完成了,但这绝不是终点。”汤三叶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所谓乡村振兴,就是把工作对象从贫困户拓展到全体农村百姓,把工作地域从贫困地区扩延至所有农村地区、把工作重点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延伸到推进农业高效、农民富裕。

安徽潜山瓜蒌喜获丰收。

刚刚过去的2020年,对于安徽来说,实属不易,前有疫情,后有汛情。即便如此,农业农村发展顶住压力,依旧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新台阶,全省粮食产量803.8亿斤,实现“十七连丰”;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1%和7.8%,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增权认为,乡村振兴,首先要突出规划先行,这是乡村行动计划的基础;其次要切实加强产业发展,这是乡村建设行动的根基。同时,要守牢粮食安全的责任,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

展望乡村振兴,安徽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的目标就是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常年耕植于沃野的安徽省人大代表、阜阳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发中心副主任于伟认为,乡村振兴,首先要产业振兴。在他看来,脱贫攻坚解决的是贫困问题,乡村振兴解决则是过得好的问题。

1998年大学毕业后,于伟就跟大豆打交道。“安徽虽有千万亩的大豆种植面积,但单产不高,而且品质上良莠不齐,没有形成品牌,所以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对于安徽的大豆产业现状,于伟直言不讳,今年带来的议案,就是有关振兴大豆产业。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不仅要潜心科研,还要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与开发,只有激发创新活力,才能服务乡村振兴。”于伟如是说。

此次安徽省两会,提出了乡村振兴近期和长远两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即2021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障粮食和耕地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以及深化农村改革。

作为“十四五”的主要目标任务,则是立足粮食安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公共服务体系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业富裕富足。

“反复研读了今年的工作报告,‘乡村振兴’有目标任务,有阶段安排,工作就有抓手。”于伟相信,只要对照目标任务脚踏实地地走,肯定能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平稳拿过接力棒,跑好接力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