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纲要将新征程的美好蓝图徐徐展开,“建设体育强国”的谋篇布局是体育界的行动纲领,更是体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能够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动力。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竞技体育人才的成长通道正在发生明显变化。
打造“大国家队”强化人才储备
顺应新时期的新形势和新变化,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培养正在推出一些新举措,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点,比如最近几年中国女排的“大国家队”模式就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过去很多竞技体育项目普遍依赖于传统的“三级训练网”,而在当前及整个“十四五”时期,更多的体育项目在实践中采用“大国家队”的理念。
后备人才的不断涌现是作为国球的乒乓球项目能够长盛不衰的关键。中国乒协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强化人才梯队建设,并已经于去年底正式组建国家乒乓球青少集训队和国家乒乓球少儿集训队。青少集训队由年龄在11至14岁的男女各32名队员组成,少儿集训队则由年龄在7至10岁的男女各32名队员组成。两支队伍采用集训制,根据赛事安排,每年将举行不少于两次集训。两支队伍的选拔体现了开放的理念,在原有省区市优秀运动队人才培养和输送模式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学校、俱乐部、个人公开选拔优秀后备人才,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力量的活力。
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表示,中国乒协在实体化改革之后,顺应时代、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在保留原有“三级训练网”传统模式的同时,做到了面向社会、面向俱乐部、面向学校、面向个人,多渠道、全方位、公开透明地选材用人,降低门槛、打破壁垒和限制,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乒乓球事业中。
今年初中国乒协已经在山东威海举行了青少集训队(第一期)第一次集训。经过多日的集训,62名参训运动员收获满满,接下来他们将有机会参加国家二队的选拔。4月21日至5月5日中国乒协将举行少儿集训队(第一期)第一次集训。青少集训队和少儿集训队的建立进一步夯实了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基础。
无独有偶,中国羽协也已经开始着手打造“大国家队”,强化人才储备,持续增强中长期竞争力。去年底国家羽毛球队调赛在海南陵水训练基地举行,此次调赛除了选拔国家一队的队员外,还肩负着不一样的任务——通过调赛选拔出一批球员,组建全新的国家集训队。不同于国家一队、二队和青年队,国家集训队被形象地称为“国家1.5队”。
中国羽协主席张军表示,国家集训队是一支长期集训的队伍,主要任务是作为国家一线队伍的“对立面”,冲击一线队伍,它是中国羽协和地方队共同培养的队伍。国家集训队于今年春节后在福建晋江集结,并在第一时间开展了为期5天的军训。
此外,为了更好地发现和培养羽毛球人才,每年中国羽协都会举办全国后备人才基地羽毛球比赛。最近一次全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羽毛球比赛总决赛吸引了30个全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的羽毛球少年精英,为更好地发现和培养羽毛球人才搭建了竞技交流的平台。
推进体教融合夯实人才塔基
除了国家队的高水平梯队建设之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另一条重要路径就是向校园延伸,推进体教融合,夯实人才塔基。
田径向来被称为“运动之母”,一直是学校体育中参与程度最高的运动项目。在“十四五”时期,中国田径协会将继续推进体教融合,进一步拓宽青少年体育发展之路。中国田径协会在持续加强田径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布局和建设的同时,还与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达成合作办赛模式,签署了《关于青少年田径运动发展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同时在谅解备忘录的基础上签署了更具操作性、更易落地的《青少年田径训练、竞赛和教练员培养合作方案》。通过双方共同主办中学年龄组田径比赛、加强学校体育教师培训、建设高水平青少年田径校队、推广全国中小学学生健康跑打卡等,积极推动体教融合,取消青少年注册壁垒,鼓励学校、社会俱乐部等参加全国赛事,确保青少年训练水平和优秀运动员培养质量双提升。
在体教融合的道路上,为了让篮球运动更适合少年儿童参与,中国篮球协会早在2017年就推出了“小篮球”计划。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说:“为了让12岁以下的孩子更好地接触篮球、喜爱篮球,中国篮球协会在大量调研以及综合国际篮联‘迷你篮球’的基础上,推出了‘小篮球’计划,即用更小的球场、更矮的篮筐、更小的篮球、更简易的规则,降低篮球项目的门槛,让更多孩子走进篮球场,掌握团队协作、领导力、沟通的技巧,完成体育、教育共同的育人功能。”2018年首届小篮球联赛有10万名小球员参与,2019年中国小篮球联赛6个大区赛参与球队近3万支,参与球员超过18万人,“小篮球、大梦想”的口号日益响亮。重教育、重普及、轻锦标是小篮球发展的原则,在普及篮球运动的同时,也为培养中国篮球竞技人才建设了一座宝库。
推进体教融合,夯实人才塔基,离不开广大基层教练员执教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全强表示,青训是奥运会人才梯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现在的男、女排国手基本上都是从青训走出来的。对于青少年球员而言,最重要的是全面打好基础,为进入国家队之后进一步提升做好准备。而发展青训的关键还是教练,为此总局排管中心和中国排球协会每年都会举办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教练员培训班,这项工作在“十三五”时期就一直在做,在“十四五”时期还会进一步加大力度。因为只有教练员水平切实提高了,运动员的水平提升才能得到比较好的保障,做到不浪费任何一个好苗子。
在提升教练员水平的同时,总局排管中心和中国排球协会还持续推动排球运动在校园内的扎根、成长,目前已经形成规模的中国大、中学生排球联赛就是培养和发掘排球苗子的平台。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走出来的任凯懿,加盟北汽女排打上了排超联赛,后来又入选女排国家队。对于所有在学校打球的学生来说,任凯懿无疑是非常好的榜样。在“十四五”时期,校园排球的逐步发展壮大,将为涌现更多“任凯懿”提供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