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院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谢伏瞻致辞。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黄承伟讲话。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院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姜辉主持。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办公厅副主任张慧莹出席会议。
谢伏瞻在致辞中指出,党中央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各级党委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正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举国同心,合力攻坚,汇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绝对贫困问题已经在中华大地彻底消除,但脱贫攻坚精神将永远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成为推动国家发展进步、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重要精神动力。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谢伏瞻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抓住机遇,胸怀“国之大者”,强化问题意识,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调查、深入研究,着力推出对党和国家决策切实管用的研究成果,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智力支持。
谢伏瞻强调,中国社会科学院要聚焦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认真履行党中央赋予的重要政治责任,着力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优势,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明确的思路、更加精准的举措,为新阶段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黄承伟指出,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需要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等层面出发,加强乡村振兴理论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魏后凯,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林万龙,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教授汪三贵,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武力从不同角度回顾和总结了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围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关注点、理论创新点、实践着力点作了主旨发言。专家们指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始终重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动态监控、评估和应对;要充分激发广大农民自身的积极性、更好激活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针对不同人群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做好精准施策、区域统筹。江西省上犹县县委书记赖晓岚,江西省泰和县副县长夏得烈,陕西省丹凤县政府党组成员、乡村振兴局负责人马玉峰分别介绍了三县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对下一步工作的谋划和思考。
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的陕西省丹凤县,江西省上犹县、泰和县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以及青年学者共9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