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空巢、高龄老人安享晚年?
社区防疫常态化如何群策群力?
老旧小区改造好之后如何管好?
如何进一步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
合肥市庐阳区逍遥津街道在基层社区治理过程中,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志愿服务”新模式,通过不断吸收小区居民骨干、楼栋党员、志愿者参与到居民自治和志愿服务中,建立起一支立足于本土的“庐州街坊”自治队伍,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构建起“社区—片区—网格—楼栋—自治员”的社区治理体系,全面推进基层治理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今年,“庐州街坊”首批项目在县桥、义仓、红旗三个社区成功落地,逐步形成了以“邻里互助之家”“弘义巡逻队”“明义调解室”“党员志愿服务联盟”为特色的自治品牌,实现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邻里互助之家”托起幸福晚年
84岁的赵勤珍是一位孤寡老人,患有高血压、中风,肢体不便,县桥社区“庐州街坊”自治员许兰婷上门探访得知老人家电话已经几个月无法接通了,给老人带来很多不便。许兰婷便联系电信客服报修,却因该户的户主是赵奶奶去世的老伴,无法办理保修。
无奈之下,许兰婷跑到社区给老人开取委托办理证明,再到营业厅替赵奶奶办理过户手续,被告知过户仍需要赵奶奶本人到场人脸识别,由于老人半身不遂,许兰婷便与电信公司多次交涉,最终为老人争取了“上门入户办理”。一个星期后,当电话拨通了外面的电话时,赵奶奶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远亲不如近邻,自治员就像我的亲人一样,真的很感谢他们。”
在县桥社区,像许兰婷这样的自治员还有多名,她们均是“庐州街坊”成员,也是县桥社区“邻里互助之家”的一份子。在社区的大力推动下,目前“邻里互助之家”已成功结对41人,20对家庭。以“家庭互助养老”为切入点,社区通过“庐州街坊”的示范引领,动员周边居民、企事业单位资源,进行互助结对,通过结对链接需求与资源,在互助中增进邻里关系,不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
“弘义巡逻队”守护邻里安全
林海燕和孙红均是家庭主妇,但两人都是关心社区的“热心肠”,今年上半年两人积极加入了义仓社区的“弘义巡逻队”,成为巡逻队的一员。每天晚上七点到八点,“弘义巡逻队”的队员就会走出小区、深入街巷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巡查、文明创建、安全知识宣传工作。针对辖区逍遥津公园西门夜间跳广场舞,造成人员密集这一情况,“弘义巡逻队”每天晚上8点到广场对跳舞居民进行二维码检查。并提醒广大跳舞爱好者要带好口罩,做好自我防范,对外来人员做到积极报备。
在义仓社区,自治员凭借“地熟、人熟、事熟”的优势,还组成“明义调解室”。供电局小区在准备安装便民晾衣架的时候遭到部分居民的反对,林海燕和孙红多次上门听取居民的意见,原来是居民对晾衣架的选址不满。“安装公共晾衣架不仅是一种便民服务,更是文明的‘标杆’。”经过林海燕和孙红的耐心劝解,最终成功安装了晾衣架,方便了整个小区居民。“用百姓的方法,解决百姓的事情”。及时妥善地处理片区内各类热点、难点问题,维护邻里和睦,真正实现“小事不出小区,矛盾不上交”,让义仓社区实现“义风满仓”的愿景。
“党员志愿服务联盟”引领社区公德
在红旗社区,“庐州街坊”的自治员们都是党员,他们通过建立“党员志愿服务联盟”积极链接辖区单位资源,于每月10日定期开展便民服务日公益活动。通过现场设立“集中服务台”和“重点人群入户”的形式,开展社区政策宣传、免费义剪、修锁配钥匙、健康义诊、家政服务等各项服务,将“志愿服务”融入“社区治理”,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在便民服务的基础上,“党员志愿服务联盟”建立功能性党支部,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趣味运动、心理辅导、儿童看护、知识讲座等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前延,将社区德治落到实处。“七一”前夕,社区精心组织了一场“共绣党旗活动”,将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有益结合,得到社区党员群众积极拥护。
“有事,您就找庐州街坊!”倍受社区居民欢迎的“庐州街坊”是逍遥津街道对社区治理的一次新探索。“庐州街坊”既是便民服务的“跑腿员”、政策解读的“宣传员”、传递社情民意的“联络员”,也是热心公益的“红马甲”、融洽邻里关系的“和事佬”。接下来,逍遥津街道定期对优秀自治员进行评定,激励引导自治员更好的投入到社区治理和志愿服务中来。同时进一步壮大“庐州街坊”队伍,针对居民不同需求拓展服务内容、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让“庐州街坊”成为合肥市社区治理的一面金字招牌。(图文:汪毓秀、钱彩娇、许家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