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奖牌“同心”正式发布。冬奥会奖牌背面由圆环加圆心构成牌体,形象正是来源于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双连玉璧。而在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发布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中,含山凌家滩遗址成功入选。“刷屏”的凌家滩,有哪些值得回顾的“硬核标签”?
凌家滩的考古发掘与规划保护,已走过30多年历史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长岗村,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是一处距今约5800~5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自1985年发现后,凌家滩遗址先后在几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进行了12次发掘,总发掘面积约6000平方米。1998年,凌家滩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以来先后被纳入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重要大遗址保护规划;2013年,凌家滩遗址成为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的安徽省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近年来,凌家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陆续揭露出大型红烧土堆积区,根据现有信息推测,此处大型红烧土遗迹或为神庙、宫殿类大规模公共建筑遗存。凌家滩,还在源源不断地传递着关于人类文明的讯息。
凌家滩遗址出土文物3000多件,尤其以精美玉石器著称世界
在凌家滩3000多件出土文物中,有玉石器1200多件,代表性玉器有人、龟、版、鹰、龙等。玉龟、玉版、玉人、玉勺等100多件一级文物现被珍藏在故宫博物院。此次成为冬奥会奖牌图案素材的凌家滩玉璧,其形制含义深厚。考古专家介绍,“同心圆”外圆有四个直角对称的圆孔,代表了四方,外圆代表宇宙,内圆代表人们生活的空间。内圆与外圆之间的弧形连线分割了内圆与外圆,也在玉璧上形成了一个中轴线。凌家滩出土的玉鹰、玉龙、玉版等珍贵玉器不仅反映了当年高度发达的工艺制造水平,实证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连绵不绝,更反映了5000多年前先民的思想与智慧。
精美玉石器之外,凌家滩有关乎中华文明史的重要佐证
凌家滩遗址发现了一处保存较好的大型环壕聚落遗址,这是目前国内所知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好、功能分区最为完整的大型环壕聚落,为全国罕见的大型“环壕聚落”遗址。凌家滩先民有规划地营建环壕,与后世的“护城河”作用相似,有抵御自然风险和其他部落进攻的双重功能。凌家滩遗址是当时巢湖流域乃至长江下游的一个大型区域中心,在它的周边有数个小的聚落群体,是一个“众星拱月式”的社会结构,成为凌家滩高度发达的有力支撑,中心与周边的等级分化十分明显。“众星拱月式”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环壕聚落”的发现,昭示着凌家滩已经迈入了文明社会的门槛,将中华文明史至少提前到5300年前。
未来的凌家滩,将作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面向大众开放
近年来,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专门出台地方性法规——《安徽省凌家滩遗址保护条例》,立法保护凌家滩遗址;加大投入,实施防洪保护、环境整治、安防设施建设、墓葬祭坛和环壕遗迹保护展示,以及游客服务中心、标识系统等一批保护展示项目。遗址公园以“彰显华夏玉文化,探源中华古文明”为主题,加快建设融遗址展示、考古研究、农耕生产、生态游憩、文化教育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研学旅行目的地,将努力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凌家滩遗址作为长江流域5处区域中心聚落之一被纳入到新一轮“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课题,同时也纳入“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课题。凌家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它将走向更宽广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