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分享到 0

望江县鸦滩镇望马楼村:“金果白花”美了乡村富了农家

打造一村一品,做强油茶产业;传承非遗文化,做大“望江挑花”;借助乡村振兴,开发生态旅游。近年来,望江县鸦滩镇望马楼村的“金果白花”美了乡村富了农家。

打造一村一品,做强油茶产业

望马楼村位于鸦滩镇东北约0.5公里,全村辖区面积10平方公里,现有33个自然村,17个村民组,全村1701户,总人口7491人。

望马楼村在望江叫后山,属于丘陵地区,耕地地质差,产出率不高,山场面积广,杂木林多,传统的种植只能一年赶一年,没有过多的结余,经济效益低。油茶在10年前的望江属于新鲜事物,大家既没有种过更没有经验,群众思想又不够开放,心里都在犯嘀咕,几十年的传统粮棉油改成油茶,大家一时接受不了。2010年村两委等第一批16人第一个吃螃蟹,在望江县林业局、农村局领导帮助下,依托合作社由村垫资从太湖县购进茶苗401箱,在孙埠、杨柳、齐放和联合组承包当地荒山和闲置耕地试种440亩,并组织种植户参观学习隔壁太湖县种植技术,当年成活率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从2013年开始首批挂果,当年油茶籽鲜果产量近1000斤。有了收成,村两委开会宣传更有了底气,加上政策的支持,大家从观望到跃跃欲试,以点带面种植逐步逐年在全村全盘铺开。望马楼村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油茶就这样慢慢走上正轨。

望马楼村现有油茶种植3500余亩,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油茶籽产量的增加,新的问题也产生了,那就是老百姓茶籽的销路问题。为了解决茶籽销路难题,村两委一班人再一次顶着资金缺乏的困难,迎难而上,于2015年底成立了安庆市望马楼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办了望江县第一家油茶籽精深加工厂,投入资金近500余万元。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种植到精深加工一条龙建设,并开始慢慢走上了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道路。油茶也成为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支柱产业,最大限度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有力地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目前年产茶油2万多斤,经营性收入160多万元。望江县鸦滩镇望马楼村拥有自己的品牌商标,产品也多次到芜湖镜湖区和合肥会展中心参展,并在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上荣获过金奖。

传承非遗文化,做大“望江挑花”

“望江挑花”相传始于唐代,是一种在棉质白布上用蓝线,采取挑、钻、游、织等四种手法,挑绣出人物、动物、花卉、风景以及祥云等各种图腾的双面一致的传统工艺,被世人赞誉为“青白如初,表里如一”。2008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79年、1982年、1986年、1987年和2000年,五次作为民间特色工艺品进入装饰一新的人民大会堂安徽厅,清新雅致风格获得了各界人士的赞赏。望马楼村既是“望江挑花”的发源地,也是“望江挑花”的基地,建成的挑花场馆450平方米,通过集散相结合的方式培育挑花女队伍30人,每名挑花女每年能通过挑花产生1万元左右的收入。

围绕“望江挑花”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积极开展挑花作品征集、挑花作品展示、传承人培训、挑花元素衍生作品创作、产品销售等工作,进一步将“望江挑花”普及、发展、提高、流传后代。积极开展望江挑花新产品信息的发布及网络推广,促进望江挑花产品销售。

借助乡村振兴,开发生态旅游

围绕“古法木榨油”的传统工艺,传承悠久的农耕文化,记忆典型的文化元素,复活失传的“传统木榨油工艺”,建成手工木榨油坊,承载迷失的乡愁。手工木榨榨出的油和现代机械化生产出来的油相比,营养成分保留完整,香味独特。目前市场价是现代工艺生产食用菜籽油价格的三倍。经济效益可观。

望江县鸦滩镇望马楼村党总支书记陈松应介绍,近年来,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收入,村级主导产业靠油茶种植、望江挑花、白茶、黄金芽和农副产品深加工。

在发展乡村经济的过程中,曹结群等一批栽种油茶的农民发家致富,还吸引了郝军等一批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凤还巢”,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

下一步,望马楼村将紧紧抓住纳入镇域总体发展规划的机遇,积极争取农业特色小镇项目支持,着力打造挑花小镇。立足油茶产业发展优势的同时,同步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农林产业等第三产业。

同时抓住“望马楼”古迹遗址的历史传说加大村级文化遗产遗迹保护力度。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保留乡村特色风貌。利用全村三个多月漫山遍野的油茶花优势,通过申办“油茶花节”,修建“望马楼”古迹遗址,积极发展民宿农家乐,实现旅游康养一条龙,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全面吹响乡村振兴号角。(文/周梦颖、帅竹群、杨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