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分享到 0

萧县闫集镇:培育“小气候”,架起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同心桥”

近年来,宿州市萧县闫集镇围绕产业发展谋篇布局,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帮扶工厂运营水平,培育起乡村振兴的“小气候”。同时,以带动群众增收为导向,靶向发力,多措并举,串联起产业发展与群众致富的“同心桥”,真正实现了发展惠及群众。

辣椒制种、菌类种植等特色产业为强村富民齐奏和鸣。闫集镇是传统的辣椒制种大镇,镇域内孕育出多家制种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集种类繁育、生产、加工、销售及技术指导于一体的辣椒制种产业链。在高楼村徽娇种业的辣椒种植大棚里,一颗颗辣椒苗枝繁叶茂,一朵朵米白色的花朵竞相绽放,六七个授粉工人在垄沟间来回穿梭,剥离花瓣,裸露花蕊,手中的针管授粉器飞快地粘点而过,不一会一片辣椒花就完成了授粉。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每到辣椒花授粉季节,都会需要大量授粉工人,她们大多是附近村民,其中不乏脱贫户,她们每天的报酬不少于两百元,单单一个授粉环节,就可以为一个家庭带来五六千元的收入。

如果说辣椒制种是闫集镇特色产业的浓缩的精华,那菌类种植就是闫集镇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建设于2021年的珍稀食用菌基地坐落于闫集镇西北部的刘店村。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就受到镇村的高度重视,邀请郑州轻工学院的专家授课、积极协调解决用地难题……一个个暖心举措成为项目的建成投产的“加速器”。年初,一百余亩的大棚羊肚菌、大球盖菌喜获丰收。看到菌类种植的广阔前景,加之基地育种车间的建成使用,周边群众承包展现出极大的承包种植大棚的热情。如今,刘店村的一百五十亩种植大棚里,茄子、西瓜、豆角、黄瓜……绿意盎然、瓜果飘香,继续书写着群众的“致富经”。

帮扶工厂筑起群众就业的“蓄水池”。在郑集村的帮扶工厂里,机器马力全开,呈现出一派忙碌的场景。走进厂房,只见两名工人正在合力推动一滚布料,使用机器切割掉多余的边角料,并将大布料裁剪成小块。随后将成摞的布料运往里面的缝纫车间。七八名工人坐在各自的工作台前,双手压着布料向前推送,脚下轻点开关,缝纫机“嗡嗡”作响,左一道右一道,不一会产品初具轮廓。紧接着,气门、提手等配件相继添加,并印上商标。至此一件完好的充气门帘就已完成。

“年龄大了,也没办法出去打工。在这里干活,能顾着家里,接送孙辈也方便。”现年四十八岁的郑集村脱贫户杨爱华介绍道。郑集村帮扶工厂的租赁企业萧县瑞锦服装厂负责人表示,随着本轮疫情接近尾声,企业订单络绎不绝,特别是六月份以来订单量达到高峰,现在工厂正在加班加点确保完成订单任务。此外,工厂聘用了附近群众十五人,其中脱贫户四人、边缘户一人。工厂采取计件付酬,平均每人每月可以拿到两千元左右的报酬。

帮扶工厂的运营使用,使得村级获得稳定的租金收益,壮大了村级集体收入;而且以务工形式带动周边群众参与进来,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有助于巩固脱贫成果,成为群众就业的“蓄水池”。

闫集镇用功发展产业、用情培育企业、用心惠及群众,在实现乡村振兴“加速跑”的同时,不忘连接群众增收致富的“同心桥”,让发展惠及一方,以实际行动诠释共同富裕。(图文/殷铁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