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教育亦有“打造人才培养高地”之责,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近年来,肥西县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各项方针政策,通过对接产业调专业、围绕产业育人才、服务产业同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订单培养,多路径构建学生升学和就业平台,多方式拓展学生发展渠道,有力促进了全县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导向,办好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的蝶变之路。
科学动态,紧盯县域产业发展调整专业结构
为破解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的人才培养和产业需要“两张皮”问题,肥西县深入企业积极开展走访座谈调研,摸排全县重点企业技术人才需求情况,并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要,指导学校适时调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同时充分考虑专业发展前景及社会民生需要,围绕安徽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从硬件设施、师资力量、资金支持、校校合作及校企合作等方面作综合评估,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数量,突出专业特色,确保专业发展的生命力。
“职业教育要在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中找准定位,专业设置要瞄准产业。”合肥经济贸易科技学校校长杨林表示,近年来,该校精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坚持科学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先后开设机电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装调与检修、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通过推行现代学徒制、定向培养、双元育人等“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模式,推动职业教育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紧紧围绕本县新能源汽车、高端智能制造、“产学研”一体化大健康“三大战新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完善职业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新兴专业。2023年、2024年,肥西县职业教育新增设了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大数据技术应用、智慧健康养老、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婴幼儿托育等10个专业,有效形成了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
“双向奔赴”,订单培养助推学子就业“加速跑”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日前,合肥八一科技学校2021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冠名班”的31名学子怀揣期待,开启了新的学习之路。在带队老师和企业师傅的指导下,他们在合肥唯真电机有限公司将进行为期3个月的企业跟岗实习,学习企业的科学管理技能、企业文化、制造技术,熟悉生产流程,提升技能。
“在跟岗学习中,我们把学生的教室从学校搬到了企业,把课堂搬到了项目上,企业导师会对学生进行一些项目化的培训。”合肥八一科技学校招生就业办主任王高俊介绍,跟岗实习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真正实现校内学习、校外实习和直接就业的无缝接轨。合肥唯真电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冠名班”的培养模式让学生能够快速熟悉岗位职责。等到学生毕业就可以无缝对接成为企业员工。“这既为企业提供了人才保障,也减短了企业用人过渡期,减少了人才培养成本。”
近年来,肥西县以产业引导教育,以教育促进产业,以校企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助力职教专业服务产业建设和地方新旧动能转换,先后与15家扎根肥西企业紧密合作,举办“订单班”“冠名班”,大力推行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让企业导师纷纷“走进来”,也让在校学生有机会“走出去”,畅通了学生就业渠道。
联合培养,丰富“首位产业”人才供给
深化校校合作“联合办学”,赋能学生发展,肥西县不仅在形式上不断创新,还在领域上不断开拓。
日前,肥西县教育体育局、肥西师范学校、合肥经济贸易科技学校已与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达成协议,共同致力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技能人才联合培养。合作采用“三二分段”和“五年一贯制大专”两种联合培养模式,2024年计划招生420人。
当前,安徽省正聚焦打造汽车“首位产业”,推动汽车产业尽快迈上万亿级新台阶,加快向新能源汽车强省迈进;合肥市正聚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新能源汽车产量迅速跃居全国城市前三。肥西县也将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作为“首位产业”和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面对省、市、县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于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肥西县积极谋划、高效推进与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深度合作,建立师资帮带机制、实训资源共享机制、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就业促进机制,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支撑。
合作采用“三二分段”和“五年一贯制大专”两种联合培养模式。2024年计划招生420人,其中,肥西师范学校将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2个专业,每个专业计划招生110人;合肥经济贸易科技学校将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计划招生200人。
据了解,为了给职校毕业生搭建更多的发展“立交桥”,肥西县还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参加职教高考、中高职贯通培养等形式,帮助他们提升学历;通过“工会送岗位 乐业在江淮”、工匠创新工作室、社区三公里就业圈服务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专项招聘会等方式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开设创业课程、举办创业大赛等方式,激发毕业生的创业热情;同时,建立学生就业跟踪机制,定期收集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市场趋势,为未来的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图文/林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