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化和旅游厅将重点实施“四大工程”,即:乡村旅游精品示范工程、乡村旅游扶贫带动工程、乡村旅游业态培育工程、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推动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再上新台阶,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乡村旅游精品示范工程,启动“A级旅游村”创建,高标准打造一批5A、4A级精品村;组织开展“百村提升”行动,省市将集中推进一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景观设计,推动乡村旅游景观特色化、设施标准化和功能多样化。
乡村旅游扶贫带动工程,持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等支持力度,在资金投入、公共服务、品牌创建上给予倾斜;围绕“新基建”等国家战略部署,结合“十四五”旅游规划编制,切实加强乡村旅游项目的策划和储备,推动一批以大别山为中心的红色旅游项目,支持一批以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小镇项目,促进一批以皖南、环巢湖、皖江为重点的自驾游项目,优化一批主客共享、全域覆盖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谋划推动柳孜运河遗址保护利用、江淮分水岭风景道等重点项目。
乡村旅游业态培育工程,结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全域旅游、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聚焦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大别山国家旅游扶贫示范区、皖北历史文化旅游区等建设,推出一批生态资源依托型、景区带动发展型、田园观光休闲型、乡村民宿带动型、民俗文化体验型等乡村旅游产品业态;加快乡村旅游与农业、教育、科技、体育、健康、养老、文化创意、文物保护等深度融合,以农业生态、农村景观、农事体验为特色,推动一批观光体验产品;整合盘活闲置宅基地、农房农舍等资源资产,加强旅游化改造,促进田园变游园、农房变客房。
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鼓励和支持农民将当地农副土特产品、手工艺品就地就近销售,推动农林牧副渔等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支持乡村旅游重点村依托文化中心、超市等营业场所建设电商服务站、农副土特产品商店,在邻近的景区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立特色农产品销售专区;推动线上旅行商与乡村旅游企业合作,开展在线宣传推广、特产销售、旅游线路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