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分享到 0

合肥“新基建”蓝图“划重点”

疫情之下,城市发展如何积极寻找新动能,“新基建”被寄予厚望。未来几年,合肥该如何破题?目前,合肥市已经敲定了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合肥将以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为载体,推动新基建规模和创新能级迈向国内一流。

合肥市发改委主任朱胜利透露,“自国家发改委正式定义‘新基建’概念和内涵以来,我们积极会同各县(市)区、开发区和有关市直部门,在全市实施的重点项目中摸排出一批‘新基建’重点项目,初步建立了市级‘新基建’重点项目库。目前,共有在库项目214个,总投资1401亿元。其中续建项目52个,总投资430亿元;新开工项目109个,总投资447亿元;储备项目53个,总投资524亿元。”

推进新基建,合肥市目标如何?对此,朱胜利进行了解读,即:建设国际领先的创新基础设施集群,构建国内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立长三角一流的融合基础设施体系。

接下来,合肥市将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重点领域,构建“1+4+10+N”体系。即建设1个国家实验室、4个大型综合性研究平台、10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N个科研及产业创新平台,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地。

到2022年,合肥市将建设超2.2万个5G基站,实现5G网络全覆盖,部署超50万个城市神经感知节点,建设覆盖全市的物联感知网络体系,扩大量子通信网络体系覆盖范围,争创国家超算中心。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新基建也将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按照计划,未来几年,合肥市将建成50公里车联网开放测试道路、数万个充换电终端设施,基本建成电力物联网,建设数十所智慧课堂应用示范学校、一批互联网医院、一批试点示范智慧社区、一批智慧平安小区等标杆工程。

朱胜利表示,到2022年,合肥市将基本建成泛在感知、高速连接、协同计算、智能决策、绿色安全、服务民生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创新能级迈向国内一流水平。

【亮点抢先看】

关键词:信息

全力建设“新型卫星信息”等四张网

今年以来,5G已成为合肥市新基建的一大亮点。前六个月,全市新建5G基站突破5000个,完成投资约15亿。除了正在建设的5G通信网,朱胜利介绍,为构建新型基础设施网络,合肥市还将建设“物联感知网”、“量子通信网”和“新型卫星信息网”。

在实现5G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合肥将在生产制造、公共安全、能源联网、应急管理、医疗教育、专业园区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建设5G专网,加快推进重点区域深度覆盖和各区功能性覆盖。

物联网模组、物联网网关、智能仪器仪表、车载终端、北斗终端……接下来,合肥市将部署全覆盖的物联感知网络体系。到2022年,合肥市计划部署超2000个物联网基站,初步构建“万物互联”的网络体系。

量子通信网络方面,依托“墨子号”卫星、“京沪干线”,灵活运用星路链接等模式,加快建设城域网,拓展建立城际网,探索部署洲际网,逐步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通信网络。同步开展量子通信标准制定、网络建设运营及试点应用等工作,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量子通信生态圈和示范高地。

卫星信息网络方面,在加快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的同时,建成合肥地面信息港,推进建设数据中心、地面接收站,搭建合肥地面多源空间信息服务应用平台,打造国家级卫星通信创新基地、国家级信息服务产业基地。

值得期待的是,合肥市还将超前布局区块链基础设施,围绕商品溯源、供应链金融、数据资产交易、数据安全和保护等区块链典型应用场景,推进区块链技术与通信芯片融合、算法和算力共享,鼓励发展可私有化部署的区块链平台。

关键词:融合

将推动“九大融合设施”建设

朱胜利透露,未来几年,合肥市将重点推进新型市政、新型城市管理、新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农业物联网、新型交通、智慧物流、新型能源、新型公共服务、智慧园区等“九大融合设施”建设。

其中,交通基础设施与市民的出行息息相关。今后几年,这方面也值得期待。合肥市将依托“交通超脑”城市智慧交通综合管理体系,实现“多源数据汇集-智能分析研判-实时管控诱导”的应用闭环。

此外,大力推进车路协同车联网发展,加快滨湖塘西河公园智能网联汽车示范线路、大众中国“智慧城市”智能网联示范营运等多场景测试应用;并建设具备全天候测试能力的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争创国家级智能网联电动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电动汽车充电是否方便?开车出门停车能否更迅捷?这是不少驾驶员关注的焦点。别着急,合肥市将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统一监管平台,加快建设智能充换电终端网络;并建成运行市级公共停车信息平台,全面接入公共停车场和道路停车场的动静态数据。

在新型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方面,智慧学校、智慧医院、智慧文旅、智慧养老都将是合肥市的“发力点”。值得一提的是,未来几年,全市将实现电子健康码“一码通用”,去医院求医问药会更方便。

关键词:创新

争取3个设施纳入国家“十四五”相关计划

一直以来,创新就是合肥市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大健康研究院建设、环境研发平台……当前,合肥市正在加速打造并谋划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能级综合性研究平台。

接下来,合肥市还将推进10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着力提升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光源等3个现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性能;同时,加快推进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未来网络实验设施(合肥分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合肥一级核心站)、雷电防护实验设施等4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合肥市还将争取合肥先进光源、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强光磁实验设施等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纳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计划。

除了要争取光子科学等交叉研究平台项目纳入“十四五”科教基础设施建设序列;今后,合肥市还将围绕集成电路产业、新型显示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人工智能产业、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量子信息产业,建立一批多类型产业服务平台。

关键词:数字经济

全力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数字经济已融入每个现代人的生活,甚至不可或缺。受疫情冲击,今年以来,各地数字经济消费需求骤增,合肥市也不例外。今年上半年,合肥市限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8.5%,连续4个月保持70%以上增长。

站在数字经济风口,合肥市将如何乘势而上?对此,朱胜利表示,合肥市将以信息基础设施促进战新产业集聚;以融合基础设施培育新业态,以创新基础设施催生未来产业发展。

一方面,把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市场机遇,梯次培育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网络信息安全等3个国家级、7个省级、N个市级战新产业集群。

另外一方面,加快传统基建智慧化改造和数字化升级,重点在智慧城市、智慧政府、智能制造、在线医疗等领域建设一批示范应用项目,率先开发交通、城管、制造、旅游、社区管理等领域典型应用场景,全力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