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的出台意义深远,为体、教两个部门共同推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指明了方向及路径。
《意见》出台意义重大,将引发体育、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
新的历史时期,体教深度融合,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工作上升到国家层面,并将学校体育教育放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对体育育人功能的高度重视。
“结合”与“融合”有质的不同,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反应。体教融合的目标明确:强化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其着眼点是面向全体学生,是全学段、全过程、全覆盖地贯穿在学校教育中。体教融合不是简单地把体育回归教育,而是注重工作理念、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平台的相互融合,把体、教各自的优势变为共同的优势。
抓住了关键,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一是青少年体育赛事的整合。以前,除少数学生运动员外,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体育比赛的机会很少,校运会是少数学生比赛,多数学生观看。而检验学、训效果,提高运动技能,培养竞争及团队精神、正确对待输赢等功能,应通过体育竞赛来实现。教育系统的比赛和体育系统的U系列比赛有着各自的独立系统,《意见》明确整合学校比赛和体育系统的U系列比赛等各类青少年赛事,由教育、体育部门共同组织,统一注册,这将有利于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实施。
二是将体育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启动体育素养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评价体系的改变会引导学生和家长充分重视体育,对促进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是在学校设立教练员岗位。提高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水平,教练员是关键。学校设教练员岗位,为退役优秀运动员、体育系统教练员到学校任教提供了通道。
四是推进体校改革。体校的学生首先是学生,不能以牺牲其文化学习、影响其终身发展为代价去获取金牌。体校教练除了带好运动队外,还应积极融入、参与学校体育。体校的复合型团队,除服务本校学生外,还应为校园体育提供服务。
五是支持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学校体育。学会体育技能单靠体育课不够,青少年体育光靠体、教两家也不够,要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意见》鼓励、支持社会体育俱乐部进校园,由教育部、体育总局共同制定准入标准。这样,社会体育俱乐部无论是进校园,还是在社区,都能规范、有序地为学校和学生提供体育教学和教练服务。
六是教育、体育部门联合建设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这意味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将迎来重大变革,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也将产生重大变化。学生、家长在学业和运动成绩上两难抉择的焦虑和纠结也会逐步缓解。
要做好上述改革,关键在落实,还要克服许多障碍。相信在体教双方、有关部门及全社会共同努力下,体教融合定会不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