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分享到 0

江万永:情系转水湾 做群众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中国网韵动安徽11月18日讯  转水湾村位于舒城县阙店乡北部,距舒城县城17公里,村里经济以农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多少年来一直是大别山革命老区里的一个穷窝窝。“转山转水,何时转出穷窝窝?”这是当地百姓长久以来的愿景。

2014年10月,安徽省委编办结对帮扶转水湾村脱贫攻坚,拉开了整村脱贫的序幕。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现在的转水湾村早已实现脱贫致富,并先后被授予中国最美村镇、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全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十大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村民们高兴地说:“转山转水,转来了省里的帮队长,转来了脱贫致富的新希望!”江万永就是转水湾村群众眼里的“帮队长”之一。

香椿树成了“摇钱树”

2017年4月,江万永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再次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担任转水湾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

贫困村要想达到长久的脱贫致富,必须要有产业的支撑。江万永和扶贫工作队一起,按照因地制宜的标准,大力发展了“门槛低,收益高”的香椿产业作为转水湾村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成功探索了香椿种植、香椿深加工、乡村旅游,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脱贫致富新路子。

“我家门前屋后一直都是香椿树,哪知道现在能卖大钱啦!”转水湾的村民感叹地说。江万永通过多方联系,帮助转水湾村成功对接了合肥周边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周谷堆,让香椿有了销路。疫情期间,江万永通过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展了销售新渠道,确保了群众的收入,极大的增强了群众种植香椿的信心。目前,转水湾村香椿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1600多亩,每年户均增收4000元左右,种植大户能达到三四万元,香椿真正成了转水湾的“摇钱树”。

香椿要想真正“既卖得了,又卖得好”,还得要发展深加工产业。江万永和同事一起引进在外创业的能人回村投资创办的香椿深加工企业,生产扶贫产品“阙红香椿酱”,进一步确保了香椿的收购和销售,并直接或间接带动了当地贫困户的就业和增收。脱贫户文建周就是其中一员,早年间,他因左手残疾,只能靠捡破烂为生,如今酱厂给文建周安排了仓管的工作,每月工资加上村里光伏分红和低保,综合收入在3000元左右,他现在可以陪在八十多岁的母亲身边照顾她,生活条件也大幅度改善了。

以乡风文明抓“精神扶贫”

物质生活好了,村民的精神思想也得要跟上。为了做好“精神扶贫”,江万永通过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将转水湾的扶贫事迹、村民的感人故事宣传出来,通过大家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感染村民。他先后挖掘整理了18位转水湾本地村民睦邻孝亲、自力更生的好故事,累计发布一百余篇文章,宣传党的好政策,讲述党员半夜送群众就医、协调贫困群众就业等事迹,把乡风文明的种子撒在了转水湾村民的心田里。

脱贫户杨龙雨在多年前一次意外中造成了瘫痪,至今已经29年了。这些年里,他的妻子柳昌现始终不离不弃,帮助父母悉心照料他,尽心抚养孩子长大,如今通过香椿种植和外出务工,终于让这个家庭重新迎来了幸福的曙光,她自己也被评选为“六安好人”,他们家也被评为舒城“最美家庭”。像这样的感人故事在转水湾村还有很多,在村民间广为流传,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三年来,在江万永和扶贫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一个“感恩、理解、奉献、互助”的转水湾出现在大家面前,邻里纠纷少了,互相关爱多了;把父母推给国家的少了,孝顺老人的多了;和生活困难的群众争夺低保和救助的少了,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多了;骂村两委干部的少了,理解他们为他们点赞的多了。

如今再走进转水湾村,宽广的水泥路、漂亮整洁的楼房、设施齐全的休闲广场……到处都体现着现代乡村的美丽面貌。村民们安居乐业,欢声笑语,随处可闻,和谐幸福,处处可见。

如今的转水湾村依托丰富的自然环境以及香椿种植基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下一步将围绕农耕体验、研学团建以及香椿采摘等,进一步完善“生态、宜游”的乡村发展规划。让转水湾这个“穷窝窝”里,真正“转”出来一只“金凤凰”。(唐义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