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分享到 0

基础设施建设铺就幸福路

宽阔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春节回家的路更“快”了;雄伟的高架穿城而过,城市交通更“畅”了;高铁将许多城市连成网络,远方变得更“近”了;告别脏乱的棚户区,搬到宽敞明亮的新家,居民生活更“美”了……一项项基础设施建设,铺就了幸福的小康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快推进交通、住房、水利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构筑更加坚实的“跑道”。

完善路网、打造枢纽,群众出行更便捷

2016年12月26日,安徽第一条地铁线——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运行,标志着省会合肥迈进地铁时代。

2019年12月1日,商合杭高铁合肥以北段、郑阜高铁开通运营,标志着安徽省“市市通高铁”目标提前实现。

2021年4月30日,芜湖宣州机场建成通航,进一步完善了安徽“一枢十支”运输机场体系,标志着“翅膀上的安徽”和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大江大河天堑已成通途,全省公路航道建设进程、路网密度均居全国前列,合肥成为高铁时代的重要枢纽……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大力推进铁路网融通、高等级公路网联通、内河水运网贯通、民用航空网互通、县乡公路网畅通,围绕构筑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体系“主骨架”,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运营,综合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不断跃升。

今天的安徽交通,高速公路横贯东西、直通南北,国省干道纵横交错、联线成网,农村公路通城达乡、进村入户,水运航道干支衔接、通江达海,民航布局“一干多支”、加快发展,客货运输覆盖城乡、走向世界。

以高速公路为例,“五纵九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加速形成。到2020年底,安徽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904公里,覆盖了93%的县、83%的规划5万以上人口乡镇和69%的全国重点镇。根据《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 (2020-2035年)》,到2025年,安徽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6800公里,六车道及以上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100公里。

既打通了“主动脉”,又畅通了“微循环”。安徽省坚持抓大不放小,聚焦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交通发展需求,建设一批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打通乡村发展“经脉”。

在亳州市谯城区华佗镇小奈村,中药材种植大户王纪侠深刻体会到了农村路网完善带来的好处。“以前连电瓶车都骑不出来,一亩地的药材光运输费就要1500多块钱。现在路修好了,运输成本大大降低。”看着合作社门前新修好的水泥路,王纪侠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路通,百业兴;路畅,百业旺。安徽省提前实现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车“两通”目标,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

改造棚户区、老旧小区,“有其居”变“优其居”

过上小康生活,住有所居是一项重要标准。安徽省聚力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以及新市民等住房问题,居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

78岁的合肥市民吕列如曾在低矮潮湿的棚户区住了近30年,如今他已在合肥市康馨名家小区内拥有了一套两居室。他表示,如今的房子很舒适,上厕所、洗澡都很方便;小区周边生活便利,菜市场、超市、卫生服务中心、公交站等一应俱全。

谈及以前生活的环境,吕老连连摇头,他表示,又挤又破,睡觉拉个帘子,厨房搭在门口,上厕所还得排队。

这些年合肥市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吕老和他几十年的老邻居一样,搬离了脏乱差的棚户区,搬到了宽敞舒适的新居。城市发展的红利惠及更多寻常百姓。

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

道路宽了、车位多了、建筑新了、花园美了……近年来,城市的很多老旧小区变了样。铜陵市枞阳商城二期小区就是其一。“以前,下水道堵塞严重,地势较低的地方排水不畅,每逢暴雨天气,积水严重。”居民夏卫东说,小区始建于1990年,改造前的小区生活很不舒心,如今,小区改造效果大家都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开工建设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住房135.58万套,超额完成棚户区改造目标,开工总量位居全国第4,基本建成115.05万套,帮助390多万居民“出棚进楼”,圆了安居梦。

兴建工程、治理河道,构筑防汛“铜墙铁壁”

今年5月1日,在肥西县高店乡引江济淮工程淠河总干渠钢渡槽的施工现场,淠河总干渠的水缓缓流进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渡槽,标志着世界最大跨度通水通航钢结构渡槽——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渡槽正式通水并具备通航条件。

引江济淮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该工程自南向北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输水线路总长723公里,供水范围涵盖了安徽省13市和河南省2市,共55个区县,涉及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工程建成后,不仅可以大大改善皖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还可以显著改善巢湖水生态环境、增加淮河生态基流,有效遏制皖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对全省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项项水利工程开建,一次次河道治理实施,一个个大型灌区建设……伴随着安徽省“水利网”的日趋完善,水利设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效应日益凸显。

据初步统计,“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水利投资2101亿元,是“十二五”的近两倍,以引江济淮等17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为重点,一批大江大河治理和区域水资源配置骨干水利基础设施加快推进。

这些水利工程成为了防汛抗洪的“利器”,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去年,安徽省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在抗灾斗争中,已建的淠史杭大型灌区改造工程、长江崩岸治理工程、巢湖环湖防洪工程等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的核心指标。如何让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安全水”,是水利建设的重大民生任务。安徽省立足精准、综合施策,“十三五”以来,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10亿元。按照现行标准,安徽省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