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分享到 0

安徽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近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从现在起,安徽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年底前,全省所有设区市建成运行厨余垃圾处理设施。2023年,具备条件的设区市基本建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力争到2025年,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35%。

【设施】

2025年底基本实现城市原生垃圾“零填埋”

在投放设施方面,各地要按照要求,合理布局居住社区、商业和办公场所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箱房、桶站等设施设备;鼓励建设兼具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功能的交投点和中转站。

以后,各地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要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站)和设施建设内容纳入相关规划,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

接下来,全省将加快建设分类处理设施。到2023年,全省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县城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超过300吨的地区,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到2025年底,全省基本实现城市原生垃圾“零填埋”。

【减量】

旅游、住宿等行业推行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

生活垃圾如何减量?控制源头是关键一环。为此,安徽省将鼓励和引导实体销售、快递、外卖等企业严格执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有关规定,避免过度包装,可以采取押金、以旧换新等措施加强产品包装回收处置,减少电商邮件快件二次包装。

同时,安徽省还将落实国家有关塑料污染治理管理规定,禁止或限制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利用,推广使用菜篮子、布袋子,推进环保纸袋替代塑料包装袋;旅游、住宿等行业推行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

【处置】

土壤改良中优先用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

按照要求,厨余垃圾要在24小时内及时清运并密闭运输至厨余垃圾处置设施。安徽省还鼓励因地制宜选用厨余垃圾处理工艺,着力解决堆肥、沼液、沼渣等产品在农业、林业生产中应用的“梗阻”问题,支持在公共绿地、公益林的土壤改良中优先使用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

习惯的培育要从学校抓起。接下来,全省将以青少年为重点,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容,培养青少年文明习惯;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社区建立生活垃圾分类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就地就近开展活动。

【激励】

鼓励采用各类激励形式,引导居民分类投放

全省将持续开展合肥、铜陵市生活垃圾分类国家重点城市建设并巩固试点成果,充分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推进其他14个设区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今后,全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要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重要事项,引导党员干部率先参与,经常性开展宣传教育,支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严格实施办公区生活垃圾“四分类”,规范开展分类投放,做好前端分类收集,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工作台账。

动员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至关重要。一方面,安徽省将鼓励产品生产、实体销售、快递、外卖和资源回收等企业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主动开展社会服务。

同时,鼓励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移动端APP等技术手段,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相关产业发展;鼓励采用“积分兑换”、“绿色账户”、荣誉奖励等激励形式引导居民实施分类投放。

【配套】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提高混合垃圾收费标准

接下来,全省将积极推进省级层面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立法工作,设区市加快出台生活垃圾分类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纳入依法实施、规范实施的轨道。到2025年底前,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点的生活垃圾管理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产生者付费原则,全省将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并充分征求公众意见,合理制定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体现分类计价、计量收费等差别化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提高混合垃圾收费标准,积极促进生活垃圾减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