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发展目标,到2025年底,全国新建或改扩建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逐步形成覆盖面广、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普惠性强的体育公园体系。结合《“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相关内容,加快体育场地设施数字化改造,优化体育公园建设与运营模式,已成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
加快建设智慧化健身场地设施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以5G、AI、IoT、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在近几年的飞速发展,体育公园从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两个维度共同构建智能运动生态,为全民健身提供多种智慧化服务。
二沙岛体育公园是广州首座智能体育公园,去年10月完成改造后免费向市民开放。该公园引入了智能智慧康体设施群,部分健身器械配备了太阳能发电装置,市民在进行锻炼的同时可以顺便助力公园发电,同时使用手机扫描器械上的二维码,可立即查看自己与其他使用者的运动数据,在虚拟时空中开展体育竞赛。“这是我见过最高端的公共健身器材,如果不是家离得远,我也会每天来这里健身。”一位正在健身的市民说。将智能科技与全民健身结合是二沙岛体育公园吸引市民前往的一大亮点。在体育场地设施数字化改造过程中,建设智慧体育公园、智慧健身路径、智慧健身步道等智慧化健身场地设施一直被视为重点。2018年,北京市海淀公园经过改造,变身全球首个AI科技主题公园,智能步道、AR太极教练等人工智能设施“藏”在其中。通过信息技术联结运动场景或智能装备,能够突破时空限制,使市民在参与体育锻炼时更好地实现强身、健心等目的。
为落实“十四五”规划有关任务目标,此次出台的《意见》明确将“提高智慧化水平”作为一项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现在是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与各行各业都在融合过程中,因此体育领域的智慧化发展是大趋势。”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艳丽认为,智慧化体育公园可以从大力发展智能型基础设施入手,同时从整体布局体育公园的信息化网络,最终在落地过程中创造应用场景,让居民体会到体育公园的乐趣。
提高体育公园运营管理水平
体育公园的建设是以公益为导向的,也就是说基于为全民健身服务的目的,体育公园不具有强营利性。过去的体育公园主要由各地政府牵头负责建设与运营,但受财力与精力所限,不少地区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和管理负担。伴随国家经济改革的深入以及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和落实全民健身战略,如今的体育公园需要进行多元化的运营管理。
此次《意见》精准发力解决痛点、难点,通过鼓励第三方企业化运营、灵活采取多种运营模式、提高运营管理水平三点对优化体育公园运营模式提出了具有实操性的意见。湖南省体育产业集团在湖南省娄底市打造的青山体育公园,就采用了《意见》中支持的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DBFOT)模式。集团总经理陈彬表示,青山体育公园在满足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前提下,优化空间功能布局,创新产业资金融资投入模式,植入智能管理模式,优化运营管理效率,引流运营服务主体,实现事业建设、产业发展,打造体育公园可持续发展路线。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李艳丽表示,鼓励社会力量介入,引入第三方企业运营,既能为企业涉足体育领域提供新途径,也能减轻政府在建设和运营方面的负担。《意见》还指出,要在体育公园推广智慧管理,提高运营管理效率。未来的体育公园将围绕这个专业的方向进行发展,为全民健身提供更多智慧化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的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