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分享到 0

三代人,一件事 安徽一农户科技增粮记

卫星图上,皖北大地约一个月间经历了三次“换装”:从小麦成熟期的红棕色,变成机收后田间麦茬的土黄色,如今新种下的玉米苗和大豆苗渐渐长大,大地披上绿色。

皖北,地处黄淮平原,是中国的重要粮仓。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在刚刚过去的六月取得了“历史性丰收”,小麦亩产最高超过800公斤。

“现在小麦800公斤不倒伏,以前800斤就倒了,更别说刚干农业那会儿了。”年近七旬的徐淙祥回忆说,上世纪70年代,小麦亩产大都不足300公斤,一遇灾年,收成更不理想。

在那时,放大镜是徐淙祥田间观察最得力的“宝贝”。揣上一把放大镜,带上一个记录本,天还蒙蒙亮,他就出发去田里了。

那时候,没有虫情测报这些设备,探寻作物生长的细微变化,只能靠放大镜。“叶片上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点,都可能成为日后减产的病灶。”徐淙祥说。

玉米抽穗期、大豆开花期,必须时刻关注作物的消长动态和叶面稀疏程度。他经常带着干粮一大早就下田,直到月上枝头,一连一周都是如此。

在徐淙祥的家里,每年都会更新一个覆盖每一天的记录本。刮风下雨的时间、风速、雨量,作物的生长状态等等,他都会一一记录。“特别在小麦拔节期,我会每天关注黄淮地区的卫星云图,只有掌握天气信息,才能掌握种植主动权。”

徐淙祥说,正是靠着日积月累,他总结出了小麦绿色高效栽培60句谚语,并推广给周边农户。

2010年,徐淙祥牵头成立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1230亩耕地中有300亩用作试验,900余亩用作示范推广。儿子徐健跟随他开展优良品种大田示范。

2019年,大学毕业的孙子徐旭东望着爷爷和大病初愈后的父亲在田间讨论作物种植方法时的背影,暗下决心,“他们的研究不能后继无人”。

50载,三代人忙着一件事——增粮。

放大镜已不是徐旭东田间研究的必备品,而用于试验的纸袋数量在不断“增长”。合作社的桌子上,摆放着今年以来从试验田里收集的上千份不同品种的小麦样本,并且每一个纸袋上都做了特殊的标记。

“今年在300亩试验田种植了约50个新品种,开展了包括小麦专用新型肥料减施增效等7个试验。”徐旭东说,试验需要测算小麦茎、穗、叶的干物质转化数据,这些纸袋有的需要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中长达2天,试验任务多了,纸袋用量也就大了。

良种配良法,是老徐探索增粮的经验。近10年来,徐淙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豆品种4个、小麦品种2个。

他说,以前科技水平落后,选育一个品种需要10年左右,现如今,祖孙三代主要是配合科研院所选育新品种,在田间试验良法栽培并推广示范。良种配良法,才能优质产量高。

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村民张丙银把徐淙祥家当成了他的“作物医院”。一旦在田间发现苗情有问题,他总会薅上一株,请徐淙祥“把脉开方”。“他会种地,而且愿意分享增产丰收的方法,我信任他。”张丙银说。

春争日,夏争时。皖北田间,玉米长得已经没过小腿,农民们还在补种未完全出苗的大豆。

在徐淙祥的示范园区,孢子捕捉仪、农业自动监测与控制系统、虫情自动监测系统等应用在田间管理一线。徐旭东通过手机应用就能掌握田间土壤墒情、虫情、降雨量等。

“应用现代农业科技,让更多农户利用科技增粮,需要一代一代接续努力。”徐淙祥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