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分享到 0

安徽:加快振兴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共同富裕路上,不能忘了老区和老区人民。

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包括六安市、安庆市全境和淮南市寿县、铜陵市枞阳县,共19个县(市、区),规划面积3.38万平方公里,人口近千万。由于历史、自然等方面原因,革命老区发展一度相对滞后、贫困发生率较高、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较弱等问题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大别山革命老区127.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5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解决,老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区人民奔上了致富路。

新时代振兴发展的新征程上,要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支持力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激发内生动力,发挥比较优势,努力走出一条新时代振兴发展新路,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革命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今年上半年,我省印发了《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十四五”振兴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地区生产总值8200亿元左右,区域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到2035年,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促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

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中药材天然产地,年产量2.6万多吨,是全国22个药材基地县之一。该县花石乡花石村曾是大山里的贫困村,前几年通过发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甩掉了贫困帽,走上了持续增收路。脱贫摘帽以来,村“两委”便琢磨着怎么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我们鼓励合作社在加大中草药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拓展中草药收购加工生产业务,建设中药材鲜切加工中心。通过延长中草药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和农村增收。”花石村第一书记刘刚介绍,村里的中药材切片厂下半年就能投产,目前已与亳州药企签订了中药材销售合同,将带动当地中草药产业由“种植”延伸到“种植、收购、存储、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式发展。

产业升级将带来效益倍增。刘刚给记者算起了增收账:中药材切片厂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约12万元;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延伸产业链,合作社年经营收入可以增加50万元;通过延伸产业链,可以带动当地更多劳动力从事中药材的种植、加工、销售和运输,预计可增加雇佣长期工5人,每人收入不低于3500元/月,雇佣临时工40人,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去年以来,我省大力实施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升行动,鼓励支持乡村因地制宜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促进乡村特色产业提档升级。2021年全省脱贫地区投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资金79.8亿元,实施到村产业帮扶项目3526个,到户产业帮扶项目73.2万个,覆盖脱贫户58.6万户。

《规划》明确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油茶、蓝莓、蚕桑、瓜蒌、中药材、蔬菜等乡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六安茶谷、江淮果岭、西山药库”等特色平台,打造大别山区现代特色农业样板区,建设80家左右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加快发展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深化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布局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项目。

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建设

霍山县太阳乡杨家河村以中药材为主导产业,天麻是当地的优质药材,几乎家家户户种天麻。药材种植大户朱永才种植了300多亩天麻,建起了天麻加工厂,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

“以前公路只有4米宽,大货车进不来,药材运不出去,只能通过小车倒大车转运出去,无形中增加了不少运输成本。现在道路加宽到6.5米,重新黑化升级,大货车进出没问题。”朱永才高兴地介绍,“大车一次可以拉30多吨,一个星期就要拉三四趟,运输成本就节省了三四千块钱。”

道路等基础设施是乡村发展的基础。“十三五”时期,我省持续加大政策倾斜支持力度,革命老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宁安城际铁路、合肥至安庆高铁、德上高速淮南至合肥段、岳武高速安徽段等一大批重大交通项目建成,老区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城通高速”有力有序推进,农村公路通城达乡、进村入户,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形成。下浒山水库、淮干一般堤防加固、皖河治理等一批骨干水利工程顺利建成,防洪保安能力不断提升。现代能源基础设施体系日益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发电装机总容量的57.6%,电网配置能力持续增强。

“十四五”时期,我省将持续加强大别山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到2025年,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交通、能源、水利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以交通建设为例,我省将深入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对外联通通道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京港、沿江、合肥至安康等高铁安徽段以及六安至安庆、合肥至新桥机场至六安等城际铁路建设,加快实施沪武高速无为至岳西段、太湖至蕲春高速、宣商高速合肥至霍山等工程建设,到2025年,基本实现高速铁路通达80%的县、高速公路通达所有县城。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一批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

持续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大别山革命老区曾是贫困发生率较高地区,19个大别山革命老区县中,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17个,大别山贫困革命老区县12个。如今,老区的发展基础依然薄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仍是老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我省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一定时期内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巩固“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成果。聚焦革命老区11个脱贫县(市、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将革命老区19个县(市、区)全部纳入防止返贫动态监测范围,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进行动态监测和帮扶,防止规模性返贫。

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不断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提高社区管理水平。立足安置地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积极推广“四带一自”“三有一网”等产业扶贫模式,完善就业和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搬迁群众增收致富。大力推广“三业一岗”就业帮扶模式,继续实施“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和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帮助脱贫家庭主要劳动力就近获得稳定的就业机会。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安排老区以工代赈中央投资占全省比重不低于50%。

加快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还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从2021年起连续5年,省财政对老区10县(市、区)每年各补助2000万元,支持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撬动引入社会资本,支持老区高质量发展,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在安排革命老区转移支付、分配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时,给予大别山革命老区倾斜支持。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革命老区支持力度,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实行贷款差异化管理。对脱贫地区继续实施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政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保障革命老区建设用地规模合理需求,对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项目用地,分类保障用地计划指标,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计划应保尽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