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被称为“礼仪之邦”,“以礼待人”一直是徽州的基本属性和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乡村自治治理的必要前提,徽州礼仪本身就内秉法治与法度的精神,遵循礼法兼治的基本原则。自古以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难免会有各种矛盾、纠纷,问题不在于社会是否存在矛盾和纠纷,而在于这些矛盾的解决方式和纠纷的处理方法。对此,歙县深渡镇大茂社区的“徽州乡风评理堂”就结合古徽州社会宗族调解的治理模式,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样板,不仅将古徽州文化与现代化治理相结合,而且很好地传承了古徽州文化,是在乡村善治的背景下提出的创新举措,已成为传承古徽州人谦和礼让文化底蕴的平台,成为“借古人之哲思,解今人之困惑”的乡村善治新路。
汇聚多方调解力量,让纠纷调解更加多元。2022年5月,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调解会在深渡镇大茂社区“徽州乡风评理堂”召开。“刚接到这调解时,我们都有些束手无策,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工伤赔偿案件,它的索赔金额高达40余万元,同时又跨安徽、浙江两省,无法做到面对面沟通调解,这在疫情反复大背景下的难度更是显而易见。”大茂社区党总支书记姚顺武如是说。在了解事故情况、认定责任后,评理堂成员联合公安、法院经过多次线上沟通,摆事实、讲道理、搬法律,工人一方自知缺乏安全意识需承担一定责任,最终接受调解,用工方于当天下午便结清商定的赔偿款13万2000元。这是“徽州乡风评理堂”自2020年成立以来第一起通过线上平台成功调解的案件,不仅为评理员调解创新了方式,让评理堂逐渐形成“人大代表+综治、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的“1+5”工作新格局,也让群众的利益得到了切实保障。
组建标准乡贤队伍,让纠纷化解更加民主。徽州乡风评理堂由一正两副理事与四位成员共六人组成,他们均是在深渡镇大茂社区各自然村中遴选出的公认的品德高尚且有较高威望的乡贤,具备调解矛盾纠纷的技能,也拥有做思想工作的基础,不仅熟悉村民的性格脾气,也对各村情况了如指掌。他们无疑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亲缘、地缘、人缘的优势,对村民进行感化和教育,同时还能够借助个人影响力和公信力正向引导乡村风气。例如副理事张太根在处理家庭纠纷上独具特色,擅于以伦理道德、孝亲敬长和家风传承、教育后代为切入点,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同时让年轻人获得启发;评理员吴顺旺作为生产队队长,凭借个人广泛影响力在解决工程队和群众矛盾纠纷时大显身手。六位评理员作为“好人、能人、热心人”,在解决婚姻家庭矛盾、宅基地矛盾、涉旅纠纷、经济纠纷时各显神通,深得村民的尊重和敬仰,他们真正做到了在新时代有新作为,真正做到对村民有求必应,解决纠纷真心真情。
延伸创新评议机制,让纠纷化解更具活力。徽州乡风评理堂注重村民自治,讲究民主决策,做实党建引领信用村乡村文明评议,创新推出了“户主会”机制。从支部提议到召集区域户主,让群众讨论决策,最终由群众自己做出选择题,不仅深度激发了村民当家作主的热情,发扬了主人翁精神,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全过程基层民主自治模式。2021年朱家坞枇杷园进园道路项目开展初期,村民就因项目实施无征地费、各户征地多少不均衡而产生争论。评理员讲法理、讲道理、讲情理,对涉及的40余户农户上门沟通意愿,召开户主会集体讨论,提出要考虑长远利益,最终经各户主表决同意,将涉及4亩多土地无偿捐出修建进园道路,节约了征地资金20余万元。“户主会”机制的设立延伸了徽州乡风评理堂模式,为村民提出意见诉求、解决矛盾纠纷完善了平台与渠道,为乡村文明评议、审议、复议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有效激发了民主活力,促进村民自治,实现了乡村善治。
言之高下在于理,道无古今惟其时。乡贤作为乡风文明的践行者、乡村和谐的维护者,入驻徽州乡风评理堂,让之前的“社区书记一张嘴讲道理”变为“多张嘴化解问题”,让评理堂成为矛盾纠纷的调处室、群众说理的大讲堂,不仅搭建起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切实做到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依法治人,更使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文/张文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