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也是兜住兜牢基本民生的保障底线,对推进共同富裕具有调节作用。
12月6日,一场送暖情行动在肥东县包公镇板桥社区开展。来自肥东县益邦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专业社工小王与困难老人一起做手工,聊天互动。参加活动的张爷爷说:“社工给我们带来礼物,还陪我们聊天、做手工,我们感到生活很充实。”
近年来,肥东县民政局积极创建社会救助品牌,逐步探索以“社会组织+社会救助”模式开展救助服务。“我们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化作用,为困难群众提供走访关爱、心理辅导等服务,打通救助工作的‘最后一米’。”肥东县民政局副局长张超介绍,截至今年11月,该县通过“社会组织+社会救助”模式开展服务救助活动224场次,救助服务8061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我省各地围绕“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注重政策衔接和优化便民服务,通过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工作,坚决守住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的民生底线。
实现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在基层建立健全主动发现机制是关键。在宣城市郎溪县,民政部门为了方便管理和服务,在城市社区结合县直单位联点共建,建立“镇—社区—小区(网格)—楼栋长—干部联户”的“五级联动”机制;在村实行“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自然村—‘十户联保’”的包保责任体系。“充分发挥1887名网格员扎根基层、熟悉情况的优势,对网格内困难群众出现生大病、考大学、发生意外事故等情况的,做到‘早发现、早报告’。”郎溪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长期以来,“错保”“漏保”问题困扰着社会救助的发展。对此,我省积极借助数字化社会治理手段,建立动态化贫困研判和预警系统。截至12月8日,全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动态监测254.6万低收入人口,其中低保对象197.7万人,特困人员33.6万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17.5万人。“通过建设社会救助大数据信息系统和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立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实现了救助对象的精准监测、及时救助。”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周小平表示。
积极推动发展型社会救助,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力量参与,把兜底保障兜牢兜好。近年来,六安市扎实推进全市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创新工作,将村(社区)互助社建设作为重点,建立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制度,设立“救急难”专项资金,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创新打造“政府救助+慈善帮扶+自助互助”新模式,努力用最低成本克服资源紧缺难题。今年,六安市舒城县柏林乡响井村村民张大婶因身患乳腺癌,家庭生活困难。响井村“两委”了解情况后,按照政策及时为其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和“救急难”资金,帮她渡过难关。“我现在正积极接受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张大婶说。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我省以社会救助综合改革为抓手,逐步建立起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截至目前,全省103个县(市、区)已完成低保审核确认权下放工作,占比达99%。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达到731.9元/月、721.7元/月,分别比2021年同期增长8.1%、6.6%。“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民政职责,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工作改革创新,把民生底线兜实兜牢。”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