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分享到 0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争先进位——奋力谱写现代化幸福美丽新郊区建设新篇章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跌宕反复的新冠疫情,铜陵市郊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勠力同心、拼搏实干,各项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2023年,郊区将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拉高标杆、争先进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奋力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航拍下的郊区上水桥交通枢纽,气势恢宏,美丽壮观。

产业强区走深走实

政策支撑更加有力,兑现惠企资金6683万元,减免企业税费4.28亿元,发放“税融通”、政银担贷款、续贷过桥资金9.13亿元,新注册市场主体1524户。推动外贸持续稳定增长,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4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9.1%。坚持把产业培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大力实施三次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83.65亿元,超年度计划44.52%,增长57.18%。新开工项目39个,增长85.71%;新竣工21个,增长75%。4批次37个省集中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10.15亿元,全部实现开工纳统。首位工程成果丰硕。打出“双招双引”新攻势,全年签约圣纳光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封装等亿元以上项目64个、增长23.1%;新开工中鑫汇能液晶显示绑定模组研发制造基地等亿元以上项目52个、增长20.9%;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08.3亿元、增长14.2%。园区发展全面提档,建成投用标准化厂房41万平方米,“三纵三横”路网建设及用地“三通一平”基本完成,铜港路以北826亩地块规划设计全面启动,发展承载力不断增强。推动服务向“优质精准”提升,实现全市首宗工业用地“弹性年限出让”,为园区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1616.74万元,帮助企业招聘员工313人。

2023年,郊区将坚持项目带动,全面厚植争先进位动能。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确保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绝对主导地位不动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努力实现投资速度、结构双提升。持续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88个、完成投资66.57亿元,分别增长14.29%、15.01%。奋力推动招大引强取得新突破,提高引资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投产达效率,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5个、总投资230亿元,新开工产业项目62个、总投资180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增长10%以上。

郊区采取政府引导、合作社主体、农户参与的模式,将回收的秸秆用于生物质发电、农业种养殖等领域,让秸秆变废为宝。图为在普农集团三分场,打捆机械在进行水稻秸秆打捆作业。

郊区铜山镇杨村村,一排排光伏板与村庄、道路交相辉映。

城乡发展协调并进

脱贫成果持续巩固,落实各级财政衔接资金5265万元,实施项目58个;1.07万脱贫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脱贫群众收入增长12.2%。“两强一增”效应凸显,新增耕地524亩,建成高标准农田8000亩;科技特派员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21个,创建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个,建设省级数字农业示范工厂1家;新增产业化龙头企业40家、示范合作社4家、星级家庭农场24家。

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完成老洲镇国土空间规划、江北三镇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及10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3个,20个美丽自然村庄建设有序推进。改造农村危房44户。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江北三镇农村环卫一体化项目,环境保洁实现城乡一体全覆盖,6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工程有序推进,完成农户改厕700座,获评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10户。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G3长江公铁大桥、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加快建设,G236青通河大桥竣工投用,G347普济圩至无为一级公路改建先行工程全面开工。改建农村公路13.48公里、提质改造24.36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防设施提升工程6.3公里;建成桥梁1座。红旗站全速推进,沙池站、王套站建成投用,有力确保平安度汛、城乡安澜。

城市功能更加健全,建成城市更新项目5个,改造老旧小区5个,白鹤三路、金川东路通车在即,新增停车泊位400个,圆满完成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第二年复评和省文明城区实地测评。16个“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完成,国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3个省控断面水质保持稳定,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可控。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修复治理矿山2个,完成人工造林1146亩,森林覆盖率22.15%。治理水土流失129亩。长江“十年禁渔”成果持续巩固。

2023年,郊区将坚持协同发展,提升区域综合发展能级。坚持全域统筹,构建一江两岸联动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大城市更新力度,以文明城市三年总评为抓手,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创建,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在全国正式实施后,郊区颁发出铜陵市首张直接变更经营者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近年来,郊区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生态种植、绿色管理,带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图为在郊区周潭镇永兴村油桃种植基地,村民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

改革创新跨越突破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100%,“全程网办率”超99%,政务服务实现周末“不打烊”,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清理“三类”用地1100余亩。全面深化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启动实施校长职级制度改革。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3.25%。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6.06件,增长2.64%。出台《加强新时代郊区人才工作、建设人才集聚地实施意见》,招引紧缺人才75名,引进高校专家4名,组建第一批科技服务团。

开展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高位推进“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优环境、稳经济”等活动,解决问题2158个。建立金诚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实施信用分值以上企业免交投标保证金等措施,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开辟涉企诉讼“绿色通道”,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3年,郊区将坚持改革创新,聚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开展招才引智;惠企便民优化发展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开展“随时办”专项提升行动,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关爱、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郊区桥南汽车4S店集群,是铜陵市规模较大的汽车销售基地之一。为提升服务品质,桥南办整合4S店集群内分散党建资源,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将党建工作与服务群众、繁荣汽车销售市场相结合,实现服务资源共享共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郊区加大长江岸线整治,通过整合升级码头,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推动港口经济发展。图为港口机械在铜陵港长江东苑码头装卸物资。

近年来,郊区以企业孵化器、5G光电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为产业承接平台,加速壮大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光电信息产业集聚区。图为郊区5G光电产业园鸟瞰图。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发放创业贷款1885万元,建成充分就业社区8个,新增城镇就业3061人。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区镇村三级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完成居民回迁房安置415套。公共服务更加优质,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优化整合农村教学点5所,提质改造小学9所,新改扩建幼儿园4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870个。健康郊区建设全面推进,医疗保障事业全面发展,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5%以上。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加强。社会环境安定有序,“平安郊区”建设达到更高水平。

2023年,郊区将坚持民生为本,加快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织密社会保障网络,认真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持续推进10项暖民心行动。落实创业就业扶持政策,扩大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大力推进“医保e家”建设,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加强“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拓展公共服务供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健康郊区建设,持续推动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抓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地质灾害防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文/方文婷、陈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