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分享到 0

铜陵市郊区:多元化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救助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铜陵市郊区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领域“四促”工作机制,推动建成分层分类、城乡统筹、制度完备、高效顺畅的社会救助新格局。截至目前,该区共下拨困难群众救助资金7909万元。

聚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促进兜底保障助力乡村振兴。将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和残补保障标准纳入民生实事考核指标强力推进。目前全区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提高至每人每月722元;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1462元和939元,同时大幅提高特困供养人员护理补贴标准;三四级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60元和65元。2022年6月,为全区农村低保对象、城市低保对象、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总计发放258.96万元;7月以来,对全区各类困难群众连续3个月发放物价补贴,总计发放91.395万元。10月以来,发放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护理补贴49.38万元。

完善困难群众救助帮扶机制,促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施。修订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等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分层分类开展低收入人口认定及救助。低保、特困等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下放至乡镇办事处后,进一步明确村(社区)、乡镇办事处社会救助申请、审核职责和受理时间,将低保、特困办理时限压缩到20个工作日内。加强急难社会救助,拨付乡镇办临时救助备用金30万,对于重大生活困难的,开展“一事一议”审批,全年共开展“一事一议”审批19次,救助金额8.52万。

健全救助主动发现机制,促进区、乡、村三级救助网络形成。充分利用“铜陵市社会救助大数据平台”,建成了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供养对象、低保边缘人口、支出型困难人口等总计10369人的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并对低收入人口因病、因残等困难情形实时预警,对市局推送的1000多条困难群众数据进行排查,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进行救助。建立了79个村(社区)救助服务站,明确村(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79名,通过走访主动发现困难群众,全年共走访困难群众3646人,救助274人。

打造多元参与的救助统筹机制,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全区9个乡镇办均引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安排专职社工协助开展社会救助事务性、服务性工作,有效解决了基层民政救助经办能力不足的问题。拓展社会救助服务内涵,形成“物资+服务”的方式。与铜陵市精达基金会合作,委托铜陵市春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施了“精达悦民”救助项目,项目实施以来,共筹集资金60万元,救助困难257人次,其中资金救助156人31.356万元,物资救助130人16.796万元,服务救助35人2.75万元。(文/王绍刚、陈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