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头条 > 

引才汇智,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发表于:2023-09-14 09:26  作者:班慧、黄永礼  来源: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陈紫芊

“人造太阳”EAST刷新世界纪录,“墨子号”量子卫星升空,“九章”计算机、“嫦娥钢”和“质子刀”等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涌现……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成为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这背后,是对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视。

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才驱动。7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加快打造人才发展和创新高地工作会议,提出安徽要围绕建设新时代人才强省,在锻造一流人才队伍上走在前列,成为引才汇智的“强磁场”。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指出,坚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在实施人才兴皖工程上展现更大作为,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良禽择木而栖。人才集聚、科研攻坚都离不开优质的平台载体。只有打造能够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展示才华的舞台,才能让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彼此成就。

重大科创平台是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的战略支撑,也是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强大磁场。我省用好高能级科创平台打造引才“金招牌”,首个国家实验室、首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12个大科学装置先后落子安徽,为人才事业的发展扩容提质;中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218家“国字号”平台,成为“英雄用武之地”。

在全国率先出台支持国家实验室人才政策“18条”,制定实施合肥科学中心人才政策“10条”,授权自主引才、自主设岗、自主聘任、自主评价、自主定薪……在政策的催化作用下,我省平台优势正不断转化为人才优势。

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依托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家电等优势产业,我省建立紧缺人才和团队定向招引机制,发布安徽省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优化选才引才平台。近年来,依托数量众多的科创平台和快速发展的优势产业,我省聚集了2万多名高层次人才和4000多个创新团队。

人才队伍建设是久久为功的栽树工程。人才工作,不止于“引”,也注重“育”。我省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悉心育才,栽树成林。

关键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靠自主创新。我省面向关键技术领域,推动领军人才队伍的引进与培育,不断汇聚国内外“高精尖缺”人才。同时,通过实施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推荐评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选拔等重大人才项目,引导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创新核心力量向科技攻坚前沿聚集,先后培育国家级领军人才2000多人,省级领军人才6300多人。

目前,我省正处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对产业紧缺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我省面向重点产业发展瓶颈,打造博士后科技人才队伍,涵养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对符合条件的出站博士后直接评定副高以上职称,在省重点产业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466个,博士后招收数量实现5年内翻两番,在站期间获得国家专利3700余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355亿元。推进“万名博士后聚江淮”,2022年新增21家国家级工作站,备案数量居全国前列。

聚焦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我省大力培养卓越工程师队伍。在马鞍山学院设立工程师学院,确定人工智能、机器人等8个与主导产业高度契合的专业开展试点,培养精于实操的工程师人才。

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2017年以来,我省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政策体系。目前全省技工院校达88所,实现16个市全覆盖。新开设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与新兴产业匹配度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11万多人,占新增技能人才的比例同比提升9%。

高筑“招贤台”,打造“强磁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人才支撑更加牢固,人才创新创业的动能更加澎湃。

相关新闻

政策

产业

新闻排行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监督电话: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体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动:18856058829

广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