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上厕所外,课间不准离开教室”“总是拖堂所以课间没时间休息”……近日,关于“消失的课间十分钟”话题在网络上越来越热,安徽的中小学生们能否“享受”到课间十分钟的自由?记者调查了安徽省部分中小学校。
动起来才符合孩子天性
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阜阳市苗桥小学的学生们相继走出教室,三三两两在教室外的廊道两边晒晒太阳、远眺放松,或是同学之间聊聊天、做做小游戏。“我们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天轮定进行课间活动情况巡视,督促教师准时下课把课间休息时间还给学生。值周老师也会在学校各区域值守,确保课间十分钟同学们的安全。”校长吕春华告诉记者,学校要求全体学科教师课堂40分钟要有效率,不拖堂、不留堂。
是不是因为最近网络上关于“消失的课间十分钟”话题不断发酵,学校才会特别重视这十分钟呢?吕校长笑着告诉记者,这可不是一时之力,而是学校一直以来坚持的传统。
“磨刀不误砍柴工,课间十分钟本来就是用来给师生们调节学习节奏的,用好这十分钟,接下来的课堂效率才能更高效。”吕春华说,“小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活泼好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如果课间都不让孩子们动动,那太不符合孩子们的生长发育规律了。”
在调查中,记者看到绝大部分的中小学校,课间十分钟对孩子们来说,都是开放、自由的。
为保障学生的课间十分钟,同在阜阳市的东清小学则制定了“保障学生课间时间不缩水,保障学生活动空间,保证学生活动质量”三个目标。学校从规章制度禁止教师拖堂,组织编排弹力操、啦啦操,确保孩子们一天的运动量达标,针对不喜欢课间活动且体重超标的“小胖墩”,由体育老师带领开展跳绳、仰卧起坐等体育活动,确保了课间十分钟学生活动有益、有趣、有效。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李宜江教授表示,学校利用好课间十分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千万不要忽视这小小的十分钟。《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不得对学生在课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这是学生应有的权利;其次,课间休息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征的科学设计,课间休息有利于学生增强体质、放松身心、调节情志;再者,课间休息也有助于学生调节学习节奏,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动起来要合情还要合理
那为何还有众多网友爆料课间十分钟被“侵占”或是被“限定”的事情发生呢?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确实存在三方面原因限制了学生在课间的自由;一是部分学校面积小、学生多,导致学生活动场地减少;二是学生活动在缺少约束的前提下,容易引发校园安全问题;三是部分班级,特别是毕业年级的班级存在一定程度的拖堂情况。
目前,我省老城区学校普遍面临学生运动空间不足、功能室不够、校园建筑陈旧、发展环境受限的客观办学难题。很多学校都想办法“螺蛳壳里做道场”,为学生课间活动创造条件。
界首市回民小学是一所典型“老旧小”学校,这所有70年历史的小学,总占地面积只有4802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占去了一大半面积。老城区建筑将学校牢牢包裹,很难向外寻求发展空间。大家集思广益把东教学楼的楼顶平台充分运用起来,设置了乒乓球台,弥补运动场地不足的问题,孩子们课间可以去打打乒乓球、跳跳绳。此外,学校还对校内所有房间进行摸排统计,对功能室和办公用房进行整合,尽量做到一室两用,甚至一室多用。“错时使用,可以最大化发挥各功能室的作用。这样不只是课间十分钟,课后兴趣班也都可以开起来了。”校长李国富说。
和“老旧小”学校相比,长丰北城衡安学校是一座新建的高标准完全中学,具有条件优良的活动空间。校长助理杨蔚告诉记者,学校鼓励学生下课离开座位,适当活动,放松身心。“但是这个鼓励是有前提的,就是教师要做好引导。”杨蔚说。该校一共有6个年级,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学校。每节课下课,各班教师会对学生的活动内容和场地进行引导。杨蔚表示,老师们会提倡孩子们去室外走一走、站一站、聊聊天。可以在走廊上,也可以去楼下小花园里。但是不提倡过分地打闹和剧烈运动,因为课间十分钟时间有限,太剧烈的运动会让孩子神经兴奋起来而难以抑制,影响后面的听课效果。并且孩子大幅度的运动如果不是在专业场地进行,就很容易受伤,从校园管理的角度来说,教师压力确实很大。
在调查中,记者多次听到教师们表示,确保学生安全是开展一切活动的前提。确保课间十分钟里,能让孩子们安全地动起来,需要学校提前谋划好方案、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投入足够的师资进行安全保障,同时也离不开家长们的配合理解。
家长对孩子呵护有加,一旦孩子在学校发生安全问题,哪怕只是轻微的磕碰擦伤,都可能引起对学校甚至教师的不满。所以一些学校定下的“走廊内禁止追逐打闹”等规矩,实则是避免因学生在活动时发生意外而担责。所以,家长们也要予以理解,多给学校和老师一点担待,为孩子的自由活动打造更宽松的环境。
玩得巧让课间变“加油站”
“同学们,课间十分钟我们不仅仅要玩,而且要‘慧’玩!”近日,阜阳市清河路一小教师庞静以班会的形式,带领学生真实还原目前下课期间的典型场景,引导学生重新观察并发现在这些行为中自己或他人存在的问题,更直观形象地理解课间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如何避免这些隐患。在庞静的号召下,同学们纷纷争当“课间安全小卫士”,对于在楼道里大声喧哗或奔跑嬉戏的同学及时提醒制止,将课间安全的种子内化于心,把学校课间安全教育要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从“静悄悄”到“有活力”,我省多地中小学校因地制宜拓展课间活动空间,充分利用校园各个角落增加“课间十分钟”的深度、厚度和精度,通过体育先导、校本提色的“组合拳”方式,实现课间休息真正“大有玩头”,让课间十分钟真正成为学生们学习间隙的休息时间,成为成长中的“加油站”,回归课间十分钟的本质。
李宜江教授呼吁,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是重要且必要的,这需要多方携手合作。学校既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育学生的防护能力,也应提供安全的活动场地和必要安全巡查;家长充分理解和信任学校是必不可少的,有利于缓解学校和教师的心理负担。只有这样才能还学生一个健康成长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