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合肥市抢抓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战略机遇,逐步构建起从光伏玻璃、硅片、电池片、组件及配套,到逆变器、储能电池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2023年前三季度,合肥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双招双引”工作连续获得全省综合排名第一。
排名连续全省第一
2022年和2023年1—9月份,合肥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双招双引”综合排名全省第1。2023年1—11月份,推动落地项目总数272个,总投资额2460.6亿元。
合肥市现有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规上企业257家,上市企业15家,形成节能环保完整产业链和光伏新能源垂直一体化体系。2023年1—11月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规上企业产值1536.54亿元,同比增长20.28%。重点打造中国环境谷和合肥高新国际环保科技园综合性产业集群,力促经开区高效节能装备、节能家电产业集群,长丰县高效节能产业集群,庐江和肥东县资源循环利用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集聚效应不断增强。成立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和能源创新实验室(合肥);创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环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工业碳中和专委会;全市现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72个,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引领环境产业跨越式发展。
全要素保障
编制合肥市“十四五”节能环保产业、光伏产业、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实施经营主体培育、创新能力提升、“双招双引”推进、强链延链补链、产业集聚发展、产业试点示范、技术产品推广七大工程。
积极打造“基金丛林”,推动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120亿元母基金落户合肥,组建3只规模超20亿元子基金;碳管理(合肥)服务中心即将落户高新区。
坚持“顶格招商”,与省市县(区)联动,外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进行招商推介,招大引强。举办环保头部企业暨以商招商座谈会,紧盯其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现状靶向招引。
深挖巢湖综合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碳中和碳达峰等重点领域治理需求,遴选开放应用场景。2023年,开放应用场景机会12个、应用场景能力29个,举办巢湖治理、PM_2.5与臭氧协同控制、含氟废水、餐饮油烟治理等9场供需对接会,努力为技术找场景、为场景找市场。